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老年人投资理财“乱花丛中”擦亮眼

老年人投资理财“乱花丛中”擦亮眼
2019-07-22 09:35:33 央广网

内容提要

除了保健品消费,收藏品投资,近年来高额借款、高息理财也成为老年人受骗的重灾区。目前民间理财产品种类繁多、形式复杂,部分理财产品的销售实际上是以金融创新为名掩盖金融风险、进行制度套利的金融违法违规行为;有的理财项目子虚乌有、凭空捏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天315》携手中国老龄协会,推出老年人消费投资权益保护特别策划《守护老年人权益,托起“最美夕阳红”》,推出第五期《老年人投资理财“乱花丛中”擦亮眼》。本期嘉宾: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燕绥,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卢明生,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晓颖。

央广网北京7月2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现在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不少人有一些闲钱,可能愿意选择投资理财,这个不分年龄段,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朋友。但是投资理财的专业性较强,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没有充分了解就贸然下手,会加大风险。

从监管层面来说,也陆续出台了许多政策法规,来保障普通投资者的权益。比如,作为“资管新规”的配套实施细则,银保监会去年9月底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对银行理财作出了更为细化和明确的规定。新规降低单只理财产品销售起点,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原来的5万元降到了1万元。对于“降低门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这说明投资者和市场双方对公募理财产品风险的承受能力都在增强。

新规还规定个人首次购买理财产品时,应在银行网点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和面签。此外,规定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不得宣传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在私募理财产品销售上,引入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在赵锡军看来,这也主要基于对普通投资者风险防控的考虑。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正式出台的新规中,对银行理财作了限定,只适用于“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非保本理财产品为真正意义上的资管产品,保本理财产品按照是否挂钩衍生产品,可以分为结构性理财产品和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应分别按照结构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进行管理。”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这也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正式回归到资管新规的监管框架中。

为了最大程度保障普通投资者的权益,相关部门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目前有一个新的问题:许多民间投资项目、理财产品出现,往往打着一些听起来“高大上”的旗号,实际上是骗取投资人钱财,又因为老年人普遍对相关领域知识了解的不够多、心地善良,往往容易信任这些“满嘴跑火车”的非法机构的推销人员,导致上当受骗。种类繁多、形式复杂的民间理财产品中,有一些实际上是以金融创新为名掩盖了金融风险、进行制度套利;更有甚者,项目、产品子虚乌有、凭空捏造。

(责任编辑:任宪奎 CF001)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