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许多人对奶茶爱得痴狂
近年来,喜茶、一点点、鹿角巷等各种奶茶店遍布大街小巷,十几元、几十元一杯的奶茶成为人们休闲时的热门饮品。根据来自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早在2017年7月,北京市中心的奶茶店数量就达到了1838家,上海更是达到了3319家。据估算,在北上广深等城市一年的奶茶消费可以达到20亿元以上。
事实上,奶茶店数量还在急剧膨胀。百度指数显示,“奶茶加盟”一次的百度热度在2018年4月达到巅峰。
网友春风化雨:经常看到人们排队两三个小时喝奶茶,买到后还在门口不停地拍照。很好奇,大家为什么对一杯奶茶这么着迷?
网友逍遥游:奶茶的“走红”,与人们消费观念转变很有关系。现在,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为了吃饱,还要吃出新鲜、吃出感觉。
网友豌豆:一些奶茶店店面装修、食物的摆盘富有情调,契合了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的新需求。
网友大脸猫:奶茶店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创业投资大批涌入。商家们借助短视频、直播平台等网络手段开展推广,奶茶品牌逐渐成为消费热点。
网友一米阳光:和装修精良的连锁餐饮店风头盖过路边小吃摊一样,奶茶市场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的消费升级。
创意十足的奶茶满足了人们的新需求,但食品安全等问题也反映出行业的短板。
网友雁南飞:奶茶行业的“网红风”刮得很猛,但往往是来去一阵风,没有实现“长红”,根本原因就是品质把控不牢。
网友三叶草:有的网红店没守住保障“舌尖安全”的底线,成为众矢之的;有的是“无证”上岗,被取消了经营资格。追求短期效应、缺少连贯的发展思路,是他们的“通病”。
网友小涛: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奶茶店通过年轻化元素快速聚集人气、为消费者提供新奇体验,这只是第一步。供给升级除了有好点子,更要苦练内功,在提升产品质量上花心思,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网友灿烂星空:消费升级不是一时的噱头,更不是简单的概念,而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品质需求、创新需求。“红”是表象,而提升品质、持续创新,才有内核。
近期,媒体曝光了部分高档旅游饭店的卫生问题,文化和旅游部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北京、上海、福建、江西、贵州等五省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协同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调查处理。详情>>
12月28日,康美药业(600518)发布晚间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我会决定对你公司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