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中国精神|浙商叶文贵故事:从讨饭之乡走出的温州首富(3)

2018-11-16 10:41:54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从东北至温州,倒人参、倒熊胆、倒黑木耳,瘦巴巴的叶知青摇身一变,成了叶老板喽。“你问我当时多有钱?”叶文贵几杯酒落肚这话可就多了,“告诉你吧,当年七台河市革委会主任李凤久都常找我去他家喝酒!”

1978年底,叶文贵回到老家金乡镇。这金乡其实根本不是金子之乡,人均耕地不足0.2亩,人均年收入仅20元,金乡终于以“讨饭之乡”远近闻名。就在叶文贵回乡的前几个月,新任镇委书记到任的当天,金乡人贴出了这样的海报以示欢迎:“今晚召开要饭吃、要工做大会,敬请书记莅临指导”。

然而,没过多久,叶文贵发现一切都变了。

2、“讨饭之乡”出了温州首富

古镇的街头巷尾神速冒出3000多个家庭小作坊,几乎清一色生产铝质校徽和塑料饭菜票。那可真叫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家家户户的厅堂、灶间架起了破旧的机床,哐铛哐铛的金属切割声、后院母猪哼哼叽叽的拱槽声此起彼伏。一个人口不过数万的小镇竟有1.2万人先后模仿、跟进,卷入雷同的小商品生产领域,还有约7000名金乡人游走全国,接订单、忙推销。

为了扩大业务量,金乡人盯上了3分钱一张邮票的信函。叶文贵被自己看到的场面吓了一大跳:“当时,金乡邮电局的门口每天都挤满了人,大家都把业务信装进麻袋,挑着箩筐去寄信。交邮费的时候由于来不及点数,就把信件放在秤上称一下,然后按每斤多少封信计算交钱。”

据统计,1980年,金乡邮电局最多一天发出业务信52万封,一个月至少盖秃报废十几只邮戳,全国每家企业平均每周至少收到来自金乡的一封业务信。由于发信、拆阅信件、写回信等挺费功夫,镇上很快就出现了不少负责写信、封口、贴邮、送信至邮局盖戳等工序的专业户。小学以上文化,且能写一手好字的,只要在信封上填写地址和收信人,一个月就能赚到100来元。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