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一号家居网和苹果装饰,一家总部在南京,一家在湖南,看似毫无关联的两家采用全国连锁模式的公司,促销手段竟然非常相似,都是报价低外加提供无息贷款,和两家公司合作的贷款公司竟然也是一家,都是上海易日升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从消费者反映的情况来看,两家公司的无息贷款都是由装修公司或贷款公司人员代为操作,通过手机操作,10分钟就能办妥,放款速度也很快,十几万、二十几万的装修款直接汇入装修公司老板个人账户。消费者是不是太马虎大意了?北京市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裘叶认为,从现在的消费者表述来看,这种模式很简单。第一,通过手机操作,可能消费者并没有签相应的书面文字,也没有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其可以承担偿还贷款等。第二,该金融公司并没有相应的对外提供金融贷款服务的资质,它只有资产管理、投资管理、财务咨询等项目经营范围,明显目前的行为超越了它的经营范围,因为现在资料也有限,没有办法查到它到底有没有资质向消费者提供贷款服务,这是一个疑点。消费者在办理贷款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程序上的缺失,比如需要跟贷款机构见个面,首先要清楚它有没有资质放贷;整个贷款过程中,要跟它签订相应的协议来约定贷款如何操作。而且它的装修款是直接汇入到装修公司或老板的个人账户,这种做法不属于正常现象,其中疑点重重。
现在不少消费者花了一大笔钱,装修没装成,还要按月偿还贷款,眼下该怎么做能减少损失?李斌表示,消费者首先要明确合同具有相对性,和所谓的跑路公司签的是家装合同,和发放贷款的金融公司签的是借款协议。从借款协议的角度出发,如果有约定,消费者没有看到当时手机操作的合同条款是什么,如果金融公司把这个钱已经打到了家装公司的名下,这时消费者就要按月还贷了。从家装合同的角度出发,可以要求查看对方有没有财产线索,要求查控财产保全后起诉要求返还或者要求公安机关经侦进行刑事立案。但是如果对方跑路了,公安又没有作为刑事案件立案受理进行侦查,单凭消费者的力量想找到对方的财产,可能性特别低。除非能证明提供贷款服务的人和家装公司间恶意串通,本身又没有经营许可资质,这涉及到后续怎么处理的问题。当消费者去追求成本非常低、折扣非常大的装修公司时,风险就会被放大,放大风险成了现实损失时,工程没人做了,钱还要还给金融公司。所以最好的途径是通过刑事报案要求公安机关立案,民事诉讼的手段不是不可行,但操作层面很困难,一是判决过程对方要不要出庭,证据是不是充分;二是执行起来是否有足够的资产能够返还消费者的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