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新华网联手电影《阿修罗》研发智能算法

2018-06-19 11:15:42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新华网联手电影《阿修罗》研发智能算法)

新华网上海6月18日电(王真峥) 2018年6月18日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与电影《阿修罗》出品方联合宣布,将以电影《阿修罗》作为新华网影视评测实验室的核心标的,共同开展电影评测研究,并联手打造以特效观影情绪为重点的“阿修罗算法”。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杨溟院长与《阿修罗》监制、制片人杨真鉴现场签约

电影《阿修罗》以“特效奇幻大片”的定位点燃了“暑期档”,在电影节期间引发业内人士对电影特效的热议。日前,新华网宣布将采用生理传感技术评测该片的观众体验,更增添其科技感与神秘感。这部耗资7.5亿,历时6年制作的影片,到底给观众带来了什么不一样的观影体验?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将用数据量化结果。

电影《阿修罗》部分主创合影

电影工业对传感技术并不陌生。用传感器进行动作捕捉,已在CG电影特效制作中普遍使用。而采用生理传感技术捕捉观众真实的观影体验,近年也受到各大影视与科技公司的重视,或将成为电影科技的下一个风口。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2014年开始自主研发受众体验算法,2015年11月与中国国家话剧院联手完成对舞台剧《战马》的评测,并通过机器人Star智能发布评测报告。这是全球首次在剧场真实演出中完成的传感实验,共采集了150名现场观众的生理数据,为制作方提供了创作与营销的数据支撑。

2016年1月,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集团联合硅谷的光波公司对当年奥斯卡热门影片《荒野猎人》进行观众体验评测。共有15名观众参加了这次上映前的小范围测试,其心跳与皮肤电数据反应出“惊吓”与“沉浸”的程度。有媒体称:“用于艺术和娱乐领域的生物评测分析,将成为下一个大事件。”

电影《阿修罗》海报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