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微软75亿美元重金收购GitHub:借开发者“撬动”用户

2018-06-11 13:50:55    快科技  参与评论()人

GitHub收购案引发了一部分开源人士对微软此举的抵触,原因一来微软曾是“大教堂模式”的代表,这与开源哲学相悖;二来仍有许多开发者因鲍尔默时代微软对开源的敌对态度耿耿于怀。

尽管纳德拉治下的微软已经表现出极大诚意,从.Net开源到VS的开放,微软迄今为止是GitHub上最大的源代码贡献者,但是现在,面对最大的开源社区,微软需要赢得更大的信任。

据消息人士透露,微软的报价超过了GitHub年收入的25倍,也正因此让除自己之外的最大潜在买家Google瞬间退让。

为什么微软非得吃力讨好开源社区并不惜重金收购GitHub,而不是像Google、苹果这些同行之前那样只在GitHub上托管源代码,直接收购显得可有可无?

毕竟开源社区不是普通消费者,也不像领英上的职场社交,而是一个极难伺候的开发者群体。这背后必然有着微软有着不得不买的理由。

微软Windows曾经是PC时代的统治者,而到了移动时代成了苹果iPhone和谷歌安卓二分天下的格局。这里有一个本质区别,这个“本质”并非指PC和移动的关系,而是Windows作为微软最大的生态,与iPhone/安卓相较,它缺少了一个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姑且把它称之为“杠杆”。

知名科技博客stratechery的作者本?汤普森提出一个“比尔盖茨线”的概念,平台、开发者、用户是自下而上的连接关系,用户为开发者提供的服务付费,开发者伴生于平台,平台生态得以健壮。

从这个角度来看,汤普森认为Windows操作系统可算得上“终极平台”,因为在其之上曾诞生了诸如Steam这样的超级第三方。

汤普森还认为苹果iPhone和谷歌安卓并非真正的平台而是聚合器,特别是苹果App Store的存在使得iOS平台降到了“比尔盖茨线”之下,这使其成为用户和开发者关系之间的中介者。由于聚合器控制了平台的经济收入,它成了第三方开发者不得不为之聚拢的磁极。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