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原标题:社区O2O跌落风口 房企尝鲜后前路难寻)
每经记者 舒曼曼 实习记者 李诗琪 每经编辑 曾建辉
随着房地产“黄金时代”的逐渐逝去,寻找新的盈利点成为房企们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房企们不仅仅争相将物业公司拆分上市,还一度让物业服务与互联网+相结合,包装成“社区O2O”概念,在社区经济上不断发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开始,包括保利、远洋、万科和龙湖等在内的多家房企都成立了自己的社区O2O公司,并不断尝试一系列创新动作。
然而,近段时间以来,随着政策补贴的减少以及稳定盈利模式尚未形成等原因,社区O2O这一风口开始趋于平静。房企们似乎已不愿更多提及社区O2O,扩张的速度也明显变慢。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前房企对于社区O2O方面的布局大多属于“小打小闹”,看上去有新意,实际上却缺乏黏性。
一度成为风口的“社区O2O”
根据咨询机构中投顾问的定义,社区O2O指的是利用互联网连接线上和线下,将小区周边的线下资源拉上线,使得居民通过线上移动应用就能够完成日常生活的各种事宜,其实质在于对社区内各类资源的整合,从而搭建起一个服务平台。
伴随着平台的搭建,社区O2O背后隐藏的万亿蓝海也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2013年~2014年间,大量创业公司涌入这一行业,积极开展业务。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截至目前,包括花样年、保利、万科和远洋等多家房企集团涉足社区O2O业务,后者一度成为房企们争相布局的方向。
严跃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社区O2O而言,在移动互联网概念下,各类消费模式在转变,所以会带来很多新概念,各类创新也会增加,这背后也是粉丝经济效应的体现。
脱胎于花样年的彩生活可谓是房企进军社区O2O的第一个尝试者。2014年,花样年旗下的子公司彩生活完成拆分,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根据彩生活当年发布的中报,彩生活所推出社区服务手机APP应用软件“彩之云”通过构建社区一公里微商圈,将实体社区变成了一个连接线上线下的互联网服务平台。
由此,开发APP形成网络平台便成为房企们涉足O2O的基本模式。继彩生活之后,万科推出了一款名为“住这儿”的社区应用软件;2015年4月,保利地产发布了“5P”战略,进一步明确未来在养老地产、环保建筑、社区O2O、移动应用和海外地产拓展等方向的发展。其中,保利的社区O2O商业品牌取名“若比邻”,通过与挑选的商家合作,商家进驻保利的APP平台实现对业主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