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产经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跌出《财富》500 强,格力正在发生什么?

此外,2020年,董明珠发力直播带货。但和线上卖货的工厂直发模式不同,格力依旧没有离开传统经销商,从经销商处发货,甚至出现经销商从直播间拿货的现象。

2022年,董明珠为炒作直播带货,通过综艺节目推出了"接班人"孟羽童,但即便有话题度和流量加持,格力的直播带货依旧缺了点火候。最终随着孟羽童离职,格力的直播带货话题度更是大不如前。

纵观近几年格力的业务拓展,盲目跨界、所涉领域不熟悉是其主要特征,这也导致了格力在苦苦探索数年后,依旧难以走出扩展业务不顺的困境。

管理保守:稳定有余,人才吸纳不足

手机销量惨淡、陷入银隆"黑洞"、直播带货状况不断,导致格力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

对于企业而言,当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扩展新业务或者转型是其必然会面临的课题。但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新的业务需求,过去老一套的经验和套路不一定完全奏效。对企业而言,吸收外界的新鲜血液,丰富企业多元化发展思路,就成了关键一环。

但格力作为老牌制造企业,最为看中的是员工的"忠诚度"。自己培养的员工由于和企业的情感联系更深,忠诚度也要比从外界招聘的员工要高上许多。因此,多年来,格力建立了一整套"选、育、用、留"的自主人才培养体系,据报道,格力90%以上的中层干部都是来自内部的这套人才培养体系。

在这套人才培养观念和方法下,格力固然稳定了员工的稳定性,但也减弱了格力吸纳外来人才的主动性。尤其是在引进国外人才时,董明珠曾抨击一些企业过分标榜引进外来人才。她曾说:"尊重外来人才的同时,要记得中国也有大量的人才等待我们去挖掘,没必要过分标榜他人,贬低自己。"

自己挖掘的人才,也不一定能为格力所用。2021年,一度被外界视为董明珠的"接班人",格力电器的元老级高管、执行总裁黄辉离职,让格力的下一任掌舵人究竟是谁变得更加模糊。导致如今,68岁的董明珠依旧把握着格力电器这艘大船的方向。

缺乏对外来人才的引进、迟迟没有确定"接班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掌舵人"一言堂"的管理风格。

这一点早在2016年董明珠提出收购银隆时就可看出端倪,当年格力电器股东大会曾否决了收购提议,认为布局造车步子迈得太大。后来董明珠在当年的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上气愤地表示,格力的股东"鼠目寸光"。

随后她先是个人入股银隆,让格力系人员入驻银隆高管层,在2021年,格力绕过股东,最终通过司法拍卖的方式获得银隆30.47%的股份,将其收为子公司。

然而收购之后,银隆便被曝出供应商讨债、旗下子公司被查封等消息。2021年,格力电器给银隆"输血"18.28亿元,到2022年末,珠海银隆亏损1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30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9%,与之对应的,格力电器18.38亿元的投资亏损17.55亿元。

可以看出,在董明珠强势、斩钉截铁的做事风格的带领下,如果战略方向正确,格力能快速取得成就,如果战略失误则难以有人纠偏。

以往种种,系于一人。

走出桎梏:认清自身,从工业制造出发

战略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在时代或者市场发生转折阶段,企业都需要寻找自己的路,而组织变革往往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方向。

当年老福特在管理福特汽车时曾大搞公司集权,抑制了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职能权限,导致企业难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缺乏对公司战略方向清晰而准确的判断,最终使得福特汽车在15年的时间内,市场地位由绝对领先跌至只占20%,甚至被通用汽车反超。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

    产业研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