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互联网基因入局提速,网红纪录片频出成影视新蓝海

2018-06-15 14:16:4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纪录片在社交网络的走红,已从偶然变成常态。

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纪录片提名,《蓝色星球2》和《生门》两个高口碑“网红”,从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名的项目中突围,一个用最绚丽的画面展示海洋深处的渺小与伟大,一个用最平实的镜头讲述妇产科里的生存与死亡。《生门》由导演陈为军领衔的中国团队创作,《蓝色星球2》的出品方除了BBC,还有腾讯视频。纪录片在中国,已经成为内容生产者、平台方较劲的领域。

日前,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39.53亿元,年生产总值为60.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5%,而新媒体机构投资涨幅最高,达到50%。互联网的加入,加速了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升级,从业者普遍认为,纪实内容在未来将会迎来一个爆发期。

2016至2017年,在视频用户增长较为平稳的情况下,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年轻用户增长近四倍,2017年腾讯视频在纪录片的投入是过往几年的总和,去年年底,腾讯视频成立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2018年纪录片投入资金较去年翻了一番;优酷近几年投资《侣行》、《摇摇晃晃的人间》等项目获得成功之后,今年对纪实内容进行全新升级,组织架构也由支系部门升级为“纪实中心”。这意味着资源、资金在内容投入上将产生量级的增长,以及产业价值、文化价值、收费价值方面所蕴含的巨大潜能。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纪录片的理解比较狭义,在国际市场上,纪实内容属于非虚构题材,这是很宽广的市场,里面有好多种玩法。现实社会的素材非常丰富,再好的编剧也不如生活本身,生活是故事的容体,它所创造的故事绝对比编剧能够想象的更丰富、更鲜活。”在上海电视节期间举办的纪录片论坛上,优酷纪实中心总监李炳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今天的中国纪录片行业的从业者,正在寻找最时髦的玩法。

“B站改变了我对纪录片悲观的心情”

今年上海电视节纪录片论坛的关键词是“年轻”——年轻观众正在成为纪录片的观看者、分享着、参与者和推动者。聊到年轻人,在场的几位纪录片从业者不约而同地提到B站。

这个集聚了90后、00后的平台,已经成了纪录片爱好者的领地。在B站,排名靠前的几部纪录片点击量均在百万以上,打开弹幕,观众留言几乎填满屏幕。“B站改变了我对纪录片悲观的心情。”在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总监干超看来,越来越多的观众从重复娱乐、低俗搞笑中解放出来,选择拥抱这个时代的真情实感,选择高品质、深刻而真实的内容。

央视纪录频道也入驻了B站,成了拥有31万多粉丝的UP主。对于《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的走红,央视纪录频道制片人徐欢认为,节目从央视纪录频道转移到B站等视频网站之后,传播渠道变了,受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收。“B站交互式、弹幕式的互动成了一个社交娱乐的场所,比传统电视台的被动形式前进了一步,适合人们的交流和情感的释放。”

对于纪录片创作者来说,弹幕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互动方式。云集将来制片总监韩芸提到,“我们之前在网上播出的一些节目中,有观众在弹幕提出说配音不太好,音乐不太好,我们下一次播出中就会调整。弹幕实现了工作者和观众之间最及时的互动,也便于我们了解观众的兴趣点所在。”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