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国需要怎样的独角兽

2018-05-17 09:10:09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独角兽从哪里来,最终又向何处去?

2013年,“独角兽”是对硅谷初创公司高估值的夸赞,进而引发全球VC和PE对成立十年以内,估值十亿美元以上的企业关注。

毫无疑问,这些独角兽乘科技进步之风起舞,人们为它们带来的便利性欢呼不已。只是除了方便日常生活,我们究竟还需要什么样的独角兽?

透视中外独角兽成长

2016年起步开局并在今年完成一轮近7亿美元融资的哈罗单车已经是上海一家独角兽企业。

起于摩拜、ofo相争之际,但没有把目光局限在一线大城市之内,哈罗单车正在身体力行用科技推动出行进化。早期确定的“智能车”产品研发方向,使得企业在获取车辆数据及运维需求的相关信息方面的需求得到了积累与满足,包括监控车辆生命体征、用户骑行数据、城市空间地理数据等,也为路面车辆(即产品)的高效运营打下良好基础。

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大数据平台“哈勃系统”可以对车辆进行远程指挥调度,并逐一记录每辆车的骑行轨迹和车辆状态;并将车辆与一线运维人员使用的BOS端进行有效连接,从而实现车辆的科学投放与智能化高效管理,降低了运维成本,也为后来的盈利奠定了基础。

首先是获得用户认可的产品、用户体验,其次是智能化管理的应用,再加上蚂蚁金服和复星等投资方的加持,奠定了哈罗单车成为独角兽的基础。如果把这些成功要素抽离出来,就是市场需求、科技和资本,这也是中国独角兽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直到今天,独角兽在中国依然有成长的空间。

尽管今天并没有一份足够权威的中国独角兽分析报告,但是围绕独角兽的所属行业已经是不少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的方向。

根据DigiCapital2014年第四季度的统计,当时美国独角兽涉及的领域就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分化,以创造的价值为例:排名前三的是旅游/运输(54.5亿美元)、电子商务(49.8亿美元)和社交网络(46.4亿美元),而提供企业级应用的公司贡献了2.5亿美元,仅占总体贡献的0.64%。

1234...6全文 6 下一页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