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假结构性存款”将遇强监管,更多资管配套细则待出台

2018-05-16 09:14:27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位银行资管人士处获悉,2018年一季度疯长的结构性存款将迎来强监管。

一方面,目前发行的非同业保本理财在记账时也计入到“结构性存款”科目,未来结构性存款和保本理财可能要采取两套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并未真实挂钩衍生品的“假结构性存款”的发行未来可能会受到限制。

事实上,结构性存款监管细则的出台已经在业内人士预期之中。第一财经记者还了解到,除了结构性存款监管细则以外,银行理财监管细则、银行资管子公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都将会陆续出台。

监管将限制“假结构”

多位银行资管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近日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酝酿针对结构性存款的相关政策,对理财与结构性存款采取两套监管,并对“假结构性存款”的发行进行限制。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假结构性存款”,就是由于期权触发的可能性极小,对应的产品并未与衍生品建立真实挂钩的结构性存款。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类“假结构”。对于这种产品来说,最高收益率达成条件几乎为确定性事件。事实上,这类 “假结构”已经成为很多银行保本理财的变种。

以某银行34天挂钩黄金两层区间1个月结构性存款为例,只有当黄金价格较期初价格下跌超过400美元/盎司时(该触发条件可能性极小),存款利率为1.15%,否则存款利率便为3.5%;而以另一家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为例,该产品最高收益率达成条件为观察日美元对港元汇率在7.9区间内,而这基本是确定性事件。

“做成假结构性存款其实是无奈之举,真正的结构性存款的条款有几个投资者能接受?”一位城商行人士感叹,客户对于风险与收益的错配预期也是“假结构”存在的原因之一。

中金公司固收部董事总经理张继强此前就对记者表示,从银行的角度看,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需要有金融衍生品的经验和相应资格。相对于保本理财,结构性存款的成本稍高,资金运用灵活度弱化,而结构性存款如果镶嵌的是“假结构”,还面临较大的监管风险。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