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二成品牌吃下八成市场,中国品牌的前20%挑战

2018-05-11 09:21:3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品牌是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

5月10日,首届“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下称“品博会”)暨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在上海开幕,主题为“中国品牌,世界共享”。

自2017年起,我国就开始将每年的5月10日设为“中国品牌日”,这代表着中国供给侧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也代表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不过总体而言,中国品牌的探索之路并非坦途。20%的知名品牌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如何突破藩篱、如何做大做强甚至走出国门、如何成为前20%的品牌,是中国品牌发展的核心议题。

自主品牌加速发展

品博会展示面积约2.5万平方米,地方政府、中央企业、中介组织等68个参展单位参展,600余家知名品牌企业参加。博览会设置中央展区、地方展区、品牌服务展区等三大展区,以展示我国品牌发展历史、发展成就、发展前景等。

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邀请800~1000位中外嘉宾,就新时代加快我国品牌发展等议题开展对话交流。其中,不仅有政策制定者就品牌发展环境、顶层设计方面的讨论交流,有来自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的经验分享,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就全球品牌发展形势与理论等方面进行沟通分享。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提出设立“中国品牌日”,凝聚品牌发展社会共识,营造品牌发展良好氛围,搭建品牌发展交流平台,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又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品博会。

第一财经记者留意到,在本次展会上,上海展区围绕 “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上海科创”五大板块进行布展,以上海品牌精神为主线,向世界发出属于上海品牌的声音。其中,沪江网校、阅文、喜马拉雅、bilibili等知名互联网企业以“上海文化品牌”形象共同参展。其中,创立于浦东的沪江是上海科技创新的代表企业。

中国传媒大学商务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张树庭在品博会现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国家品牌日活动给自主品牌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环境和平台,但最终能不能发展和提高品牌,还是要看品牌自身是否得力。

20%的品牌占80%市场

“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很多领域产出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客观地看,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的品质差距在缩小,一些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甚至可以与国际一流企业比肩,但其品牌短板严重制约其影响力则是不争的事实。” 北京大学中国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符国群表示。

20%的知名品牌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这条在各个行业通用的“二八定律”的背后,是占据品牌建设制高点的必然性与必要性。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产业链,这就为中国品牌如何抢占前20%,赋予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以中国中铁股份为例,其作为国家基本建设,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过去大型工程中使用的盾构机长期依赖进口,超过95%以上的设备来自海外品牌。

被誉为“世界工程机械之王”的盾构机,一方面采购花费巨大,从德国进口一台设备需耗资3亿人民币;另一方面,此前由于缺少硬岩掘进机品牌和核心技术,中铁装备曾为此丧失了国外一个总额数十亿元的大额订单。

“购买海外设备,在服务和技术上因为由海外厂商控制,我方话语权严重缺失。因此,自2001年起,中铁励志要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在品博会现场,中国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易铁军对第一财经记者介绍道,“2008年,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下线,开启了盾构国产化进程。2011年,马来西亚是中铁设备走出去的第一站,2014年,中铁设备还出口至意大利。”

如今,中铁不但研制了“世界最大断面矩形盾构”、“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等机型,形成了品类齐全的盾构/TBM家族,也将订单拓展到了海外16个国家地区和国内40多个城市。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7年国内第一,已经成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名片之一。

另外一则案例来自于吉利汽车,从1997年的拆车模仿起步,到2010年收购沃尔沃,再到成为2017年自主品牌销量冠军,这家此前完全没有造车基础的民营企业,20多年来,在坚持自主突破创新的同时,也不断融合全球智慧、掌控核心技术,最终促进全方位体系竞争力的提升。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说,“现在回过头来看,通过调整,我们更好地把握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机”。

吉利的目标是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如今看来,这样的目标似乎触手可及。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胡军华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