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徐静波:日本人是如何对抗美国独自造“芯”的

2018-05-03 17:08:3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实际上,早在基尔比和诺伊斯发明集成电路的第二年,也就是1960年,日本就开始了芯片的研究。1960年,日本晶体管的年产量突破1亿个,连续第二年超过美国。此时,日本半导体企业没有料到美国在1962年就跨入了芯片的实用化时代。

1964年,基尔比所在的德州仪器公司向日本政府提出,要在日本设立全资公司生产芯片。由于日本企业此时尚未启动芯片的生产,出于培育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考虑,通产省对德州仪器公司在日本设厂的申请极力拖延。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利用融资优惠、税收优惠等手段开始积极引导本国企业从事芯片的研发和批量生产。德州仪器公司在独资设厂受阻的情况下,决定拒绝将芯片基本专利转让给日本企业。而日本政府则寻找借口迟迟不批准其在日本提出的芯片专利申请,以致日本企业在国内从事芯片的生产无需太多顾忌专利侵权问题。

遏制美国公司在日本生产芯片,是日本政府当时保护本国半导体产业的一个手段。而如何提升日本自身的半导体研发技术、与美国形成产业竞争态势,是日本政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史教授周程先生最近写文介绍说,1964年,美国IBM公司宣布使用了集成电路的第三代计算机360系统问世。同一年,法国最大的计算机生产商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这使日本政府深刻地意识到本国企业在计算机领域所存在的巨大差距,从而坚定了无论如何也要保护和培育国内计算机产业的决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日本通产省于1966年启动了“超高性能电子计算机的开发”大型项目研究。该项目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开发出可同IBM360系列竞争的高性能第三代计算机。此项目通产省直接支付给参与企业的补助金总额高达100亿日元。在通产省所属工业技术院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以及民间企业、高等院校的共同努力下,1972年预期目标总算得以实现。

但在1970年,IBM又开发出了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370系列计算机。于是,日本通产省又被迫启动了数个与计算机相关的大型项目研究,如1971年的“图像信息处理系统的开发”。该项目跨度为十年,总补助金额为220亿日元。

但是,就在日本几乎要赶上IBM370的水准之时,又传来了IBM将着手开发第四代计算机“未来系统”的消息。该型计算机计划使用M比特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而日本企业当时在IBM370对抗机种中使用的只不过是16K的LSI。这意味着日本的集成电路技术与美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如果不能在此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日本企业想超越IBM根本不可能。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

    点击加载更多相关新闻
    没有更多相关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