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于华:发展绿色金融与获取投资回报不矛盾

2018-05-02 16:52:0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完成绿色金融的使命和获取投资回报是不矛盾的。”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董事长、CFA协会全球理事会理事于华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

他透露,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正在积极准备国内首只以ESG命名的公募基金。如果基金投资即能带来好的投资回报,同时又能在保护环境方面对社会有贡献,那是最好的效果。这意味着可以用市场化的方法去解决内外部效益的矛盾。

ESG是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英文首字母组合,是联合国倡导的一种原则,将外部效应纳入基金公司的投资决策中。目前全球50个国家的1700多家机构都参与到其中,他们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60万亿美元。

2016年,中国将绿色金融第一次列入G20(二十国集团)峰会议题。同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中国顶层设计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强烈信号。

研究结果表明,投资于那些崇尚环境保护,尊重社会价值,治理结构规范的上市公司的收益较其他公司为好。从长期看,绿色金融可以实现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这意味着绿色金融可以成为市场化的选择。

绿债发行规模居全球前列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发展绿色金融就是借助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经济资源向绿色产业或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投资之中,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金融投资既有内部投资收益,也有外部社会效应。如果只实现了社会效益,没有财务收益,无法向投资人交代。绿色金融应当有财务和社会效益互补的基础才有可操作性,一些项目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如果它的社会效应很好,综合效益也好,国家的绿色金融政策措施就会发生作用。”于华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是全球三大绿色债券发行国之一,全年境内外发行绿色债券合计2500多亿元。同期在境内,有76家机构发行了113只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绿色ABS)等各类绿色债券,总规模达到2083亿元。

绿色债券有很大一部分是金融机构发行的,充当了绿色金融中间人,用自己的信用募集资金,再投入到绿色资产中。有了银行的信用,这些机构相当于准政府债,投资者就愿意购买金融债券,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就不会那么高了。

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仍然属于金融支持绿色产业的间接融资,于华表示,基金公司的工作主要还是直接投资上市公司。他透露,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正在积极准备国内首只以ESG命名的公募基金。如果基金投资即能带来好的投资回报,同时又能在保护环境方面对社会有贡献,那是最好的效果。这意味着可以用市场化的方法去解决内外部效益的矛盾。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

    点击加载更多相关新闻
    没有更多相关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