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倍受关注的“资管新规”终于在五一假期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落地。
4月27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简称资管新规)。
“资管新规要求资管产品变成像基金这样的净值化管理,我们是有经验的,而其他机构(暂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包括系统等都要改,对其他机构来说是全新的。因为做到净值化管理需要时间,这就是我们目前的一个优势。”北京某公募基金公司总经理对第一财经表示。
“长期看有利有弊了。银行资管公司有自身的优势,基金公司有自己自身的优势,就要看基金公司怎么样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他也说。
净值化管理落地
按照募集方式的不同,资产管理产品分为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公募产品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私募产品面向合格投资者通过非公开方式发行。
资管新规规定,公募产品主要投资风险低、流动性强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除法律法规和金融管理部门另有规定外,不得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
“对于公募产品,金融机构应当建立严格的公募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明确定期报告、临时报告、重大事项公告、投资风险披露要求以及具体内容、格式。在本机构官方网站或者通过投资者便于获取的方式,按照规定披露产品净值或者投资收益情况,并定期披露其他重要信息:开放式产品按照开放频率披露开放式产品净值,每周披露,封闭式产品净值,定期至少每周披露其他重要信息一次。”
据记者了解,目前公募基金与资管新规的匹配度较高,因此行业内普遍认为公募行业相对乐观,在监管新规中,过去不合理存在的固定收益被打破,让理财市场回归到风险和收益匹配的经营环境。
第一财经了解到,公募基金所对应的投资人群,大多数是属于中低风险偏好者,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更会偏向于股票、私募类产品。中低风险偏好的客户有可能会因为 “银行固收类产品”、“委外资产产品”、“表内转表外资产”的禁止,这类既有通道的固定收益和刚兑被打破,不得不接受“净值型产品”。
根据资管新规第十八条,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及时反映基础资产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资管新规要求资管产品变成像基金这样的净值化管理,我们是有经验的,而其他机构(暂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包括系统等都要改,对其他机构来说是全新的。因为做到净值化管理需要时间,这就是我们目前的一个优势。”北京某公募基金公司总经理对第一财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