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国科学家牵头绘制精细水稻基因图谱,恢复“中国味”命名

2018-04-26 09:18:05      参与评论()人

日前,3K-RG再获新进展。北京时间4月26日凌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绿色超级稻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黎志康博士等人完成的最新成果,剖析了水稻核心种质的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对水稻的起源、基因、分类和进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所谓的“绿色超级稻”,其理念在上世纪末开始推出,旨在“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以适应资源、环境的急剧变化。而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水稻育种已实现两次重要突破,通过提高产量解决了温饱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团队此番在国际长期认可日本学者命名的情况下,对亚洲栽培水稻中“籼”、“粳”两大亚种恢复了具有“中国味”的籼 (Oryza sativa subsp. xian)、粳(Oryza sativa subsp. geng)亚种的正确命名。

该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黎志康研究员、国际水稻研究所Kenneth L. McNally和Nickolai Alexandrov高级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韦朝春教授、华大基因张耕耘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阮珏研究员、亚利桑那大学Rod A. Wing教授为该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并列第一作者则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文生副研究员、国际水稻研究所Ramil Mauleon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胡智强等12人。

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韦朝春教授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我们这个项目最大的好处在于,以前育种专家是靠经验、靠大量组合去试新品种,现在我们把3010份品种的基因组测完之后,相当于给育种专家提供了‘地图’。”韦朝春举例,比如需要的目标品种在生长早期要能耐淹、晚期要耐旱,那育种专家可以通过泛基因组数据库把具有这些性状的亲本去找出来,再进行杂交育种,“相比以前成功率会高很多。”

“日本晴”不再是最佳参考基因组

亚洲栽培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物种之一,生长于全世界,全球一半人口的主食依赖于它。此前有预计,到2035年需要额外增加1.12亿吨粮食才能满足未来人口增加的需求,但同时种植面积、水资源将更少,气候条件波动也更剧烈。

这就意味着,摆在育种专家面前的挑战是,未来的水稻栽培品种要更高产、抗压能力更强。

而水稻育种改良的遗传基础是水稻种群基因丰富的多样性和复杂的作用机制。长期以来,全球的科学家一直致力于阐明水稻基因组所有基因的功能及其等位基因多样性与重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水稻遗传改良中。而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分子设计育种,让水稻育种周期更短、更有针对性,代表了水稻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

    点击加载更多相关新闻
    没有更多相关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