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全球复苏主动力

2018-04-26 09:15:10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总是压着相同的韵脚。2018年不只是金融危机后的第十年,更是全球不同宏观周期出现拐点、产生共鸣的年份。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贸易战形态演进、地缘风险分布重构、供给端政策渐次发力,共同确认了趋势性变盘的形成。

从30年量级的大国博弈周期来看,随着双方实力更为对等、相互依存性日益显现,中美博弈将进入全面竞争而非对抗的新时期,短期贸易战将以“战”始,以“和”终。从15年量级的经济增长周期来看,全球经济真实的普遍复苏得到确认,多元化涨潮已经来临,新兴市场将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从10年量级的利率周期来看,产出缺口的消失令压抑已久的通胀出现反弹,“真加息”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提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益成为全球增长内生动力的来源。

竞争不等于对抗

纵观全球化的时代演进,新兴大国挑战守成大国似乎是历史的铁律,而遏制与反遏制也令“修昔底德陷阱”始终成为问题。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大国博弈来看,美国一直是被挑战者,而其主要竞争者却随着彼此间的力量对比不断发生变化。

我们的测算表明,不论以购买力平价还是市场汇率计算,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GDP/GNP(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排名前两位国家间的体量差距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均越来越小。以购买力平价来度量,该差异已从接近20%至几近消失,而以美元计价也已从25%降至10%以内(见图1)。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大国博弈的主体是美国与苏联。由于在经济体量上的差异相对较大,两国之间的博弈主要表现为军事力量的对抗,并带动其他各国形成对立阵营。在此情形下,冷战是最具代表性的博弈形态,而主权国家的安全则是主要的博弈内容。

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随着苏联的解体和日本的崛起,大国博弈的主角变为美国和日本。由于经贸结构存在替代性,经济体量的日益接近成为触发博弈的导火索。当然,由于两者在军事实力上不可同日而语,加上相互依存性,令两国难以走向全面抗衡。

本世纪以来,大国博弈主角逐渐变为G2(美国和中国)。随着以购买力平价衡量的中美经济差距急剧缩减,甚至发生逆转,中美之间“大而不能倒”的相互依存性日益凸显,这是新型大国关系的根本基础,也是两败俱伤的失控局面难以出现的主要原因。

我们认为,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化进程看,尽管以美元计价的经济实力差距在以往的周期中都出现过短期反转,但随着挑战者绝对体量的不断扩大,其与守成者之间的博弈实力更为对等,而彼此之间相互依存性的增加也令博弈形态趋于柔性化。基于此,中美博弈会进入全面竞争而非对抗的新时代,短期的贸易战将以“战”始,以“和”终。

关键词:内生供给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

    点击加载更多相关新闻
    没有更多相关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