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PPP在解冻 各地青睐规范模式

2018-04-26 09:14:24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

PPP野蛮生长带来不少问题。比如一些把PPP模式简单化作为政府的一种投融资手段,产生了风险分配不合理、明股实债、政府变相兜底,重建设轻运营、绩效考核不完善,社会资本融资杠杆倍数过高等泛化异化问题,积累了一些隐性的风险。

PPP潜在风险引起了官方高度重视,2017年PPP主题词从发展转向了规范。

去年5月,财政部联合发改委、一行三会、司法部发文,严禁地方政府利用PPP、政府出资的各类投资基金等方式违法违规变相举债。国务院国资委发文要求PPP主力军中央企业管控PPP风险,对PPP业务实行总量管控,从严设定PPP业务规模上限防止过度推高杠杆水平。

去年11月,财政部对总投资超17万亿元的万余个PPP入库存量项目进行集中清理,清退不合规项目,目前各地已经清退了不合规的PPP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体制政策室主任吴亚平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PPP项目资本金部分来自资管产品募集的资金,而《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加强对资管产品监管,这对PPP项目资金影响较大。

在PPP监管风暴下,市场信心受到打击,甚至不少人士认为中央封杀PPP模式。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密集强监管下,他接触到的一些地方官员认为PPP模式以后不能做了。

不过,在财政部清理完PPP项目库,规范的PPP模式边界愈加清晰后,PPP市场迎来解冻,但规范依然是今年的主题词。

金永祥发现,前述《意见》相比于其他行业推广PPP模式的指导意见,将近期政府对规范PPP模式操作写入,这让文旅PPP项目更好操作,而且这些规定也适用于其他领域PPP项目。

比如,《意见》称,各地财政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加强本辖区内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统计和超限预警,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对政府参股及付费项目,加强建设、运营成本控制,严禁政府或政府指定机构回购社会资本投资本金或兜底本金;政府不得向社会资本承诺固定或最低收益回报;政府部门不得为项目债务提供任何形式担保;严禁存在其他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

根据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截至今年2月底,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中已经进入操作阶段的PPP项目7378个,入库项目金额约11.3万亿元。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

    点击加载更多相关新闻
    没有更多相关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