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固碳2亿吨,抵消14.1%碳排放

2018-04-18 10:17:22      参与评论()人

调查样方1.7万多个,累计采集各类植物和土壤样品超过60万份,历时五年,为中国“碳账本”提供重要的本底数据。由我国发起的世界范围内最大野外调查计划,今天发布结果:在2001-2010年期间,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固碳2.01亿吨,相当于抵消了同期中国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

今天凌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以专辑形式,正式发表来自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简称“碳专项”)的七篇论文。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此,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的《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中明确要求世界各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升温速率。

作为负责任大国和《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缔约方,中国近年来在降低能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履行《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中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的巨大压力。

作为最先部署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之一,中国科学院于2011年1月率先启动了“碳专项”,并设立了“生态系统固碳”项目群,旨在摸清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分布。

在五年的项目执行期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原所长、北京大学教授方精云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于贵瑞研究员二位项目首席科学家的领导下,来自中国科学院及高校、部委所属35个研究院所的350多名科研人员,按照专项统一的实验设计和调查方法,系统调查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地、灌丛、农田)碳储量及其分布,调查样方超过1.7万个、累计采集各类植物和土壤样品超过60万份——这是当今世界调查范围最大的野外调查项目,为研究中国植被生产力、碳收支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宏观格局提供了大量野外实测数据,也为我国国土资源规划、保护与利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愿景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本底数据。

在PNAS的专辑中,七篇研究论文全面、系统地报道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响应,量化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强度和空间分布,以及生物多样性和大尺度养分条件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专辑提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碳汇角色。例如,在2001-2010年期间,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固碳2.01亿吨,相当于抵消了同期中国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其中,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是固碳主体,贡献了约80%的固碳量,而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分别贡献了12%和8%的固碳量,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