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首次亮相 宁吉喆这样解读

2018-04-17 13:21:35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首次正式发布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显示,1至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0%、5.0%和5.1%,分别比上年同月下降0.2、0.4和0.1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9%、4.8%和4.9%,分别比上年同月下降0.1、0.2和0.1个百分点。一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7441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88万人,增长1.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的预期目标。3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城镇调查失业率列入预期目标,就是为了更加充分地反映城乡就业状况,也可以说这是自加压力。

据国家统计局介绍,调查失业率与登记失业率的主要区别之一,体现在数据来源的不同:前者的失业人口数据来自劳动力调查,而后者的失业人口数据来自政府就业管理部门的行政记录。


宁吉喆就发布城镇调查失业率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自4月份起定期发布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回应了城镇调查失业率有关问题。

问:什么是调查失业率?与登记失业率有何不同?

答:调查失业率,是指通过劳动力调查或相关抽样调查推算得到的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其中,就业人口是指16周岁及以上,在调查参考期内(通常指调查时点前一周),为了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工作了至少1小时的人,也包括休假、临时停工等在职但未工作的人口。失业人口是指16周岁及以上,没有工作但近3个月在积极寻找工作,如果有合适的工作能够在2周内开始工作的人。劳动力的年龄下限为16周岁,没有上限。与劳动力相对应,16周岁及以上人口中既不属于就业人口也不属于失业人口的人被称为非劳动力,如没有工作意愿的家庭妇女、在校学生和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口等。我国的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定义与国际劳工组织标准相一致,调查失业率具有国际可比性。

城镇失业登记制度作为失业测量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和方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反映我国失业状况,为就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统计的是符合一定条件,且自愿主动前往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的失业者,因此在我国快速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下越来越难以全面反映失业状况。而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范围是城镇常住人口,既包括城镇本地人口,也包括外来的常住人口,如从农村转移至城镇的人口,它不要求失业登记,也不限定户籍、工作经历等条件。从调查方法来看,与通过行政记录获取登记失业率的方法不同,调查失业率是通过对住户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失业率数据。两者在调查对象、调查方法、指标涵义和计算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调查失业率在全面、准确、及时反映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状况、服务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方面必不可少;登记失业率在政府制定出台就业政策、提供精准就业服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问:公布调查失业率对服务国家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调查失业率作为与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并行的四大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对监测宏观经济运行和反映就业失业状况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城镇调查失业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这反映了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就业,更好体现共享发展的要求,突出了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更加公平、更加充分就业的工作导向。

公布调查失业率,既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也是我国政府统计服务社会的客观需要。通过公布调查失业率,可以为党和政府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科学制定就业政策提供信息支撑;可以为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分析研判中国劳动力市场状况,开展就业失业科学研究和就业政策咨询提供基础数据;可以为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全社会就业失业状况、进行就业选择提供有益参考;可以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经济形势和就业状况、开展国际比较提供官方标准。将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并用,同时公布两种来源的数据,能够为分析研判我国就业失业状况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依据。

自今年4月起,国家统计局将调查失业率纳入主要统计信息发布计划中,按月定期发布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未来,我局将在统筹考虑社会需求和工作基础的情况下,逐步增加发布内容,竭力满足社会对就业失业数据的需求。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调查失业率数据的调查方法?

答:我国调查失业率是通过劳动力调查取得的。2005年,国家统计局开始建立全国劳动力调查制度,每年调查两次。2009年,为了及时反映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又建立了31个大城市月度劳动力调查制度,每月在31个省会(首府)城市开展调查。2016年,为了更加全面、快速、准确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变化,我们将上述并行的两项劳动力调查进行了整合,建立了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州、盟)。

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样本推算总体,调查抽样方案设计科学,采用了分层两阶段概率抽样方法(PPS),并综合考虑各地区人口规模和居民城乡结构。全国每月调查约12万户,涵盖家庭户和集体户,调查样本代表性强,样本覆盖我国所有市(地、州、盟)和约1800个县(市、区、旗)。为避免样本老化、减轻调查户负担,调查样本每月按一定比例轮换。抽中户中在调查时点的现住人口(居住在本户的人口)和常住人口(包括本户人口中外出不满半年的人口)均为调查对象,不受地域、户籍、年龄等限制。调查采用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统计标准。调查内容丰富翔实,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和调查时点前一周是否工作、未工作原因、工作的行业和职业等就业失业情况信息。

问:在保障调查失业率数据质量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围绕保障调查失业率数据质量这一核心工作要求,国家统计局通过完善调查制度顶层设计、调整优化调查组织实施机构、强化调查实施过程质量控制、严格落实数据审核和质量评估要求,加强基层调查员队伍建设,加大统计执法和检查力度,确保调查失业率数据真实可信。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确保调查方案科学高效。国家统计局在理论、方法和实践等方面对保证调查失业率数据质量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与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同行、国内外科研院所密切沟通交流,广泛参考国际经验,建立了科学、可靠、规范的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制度和方法体系。二是加强调查过程质量控制,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可靠。扎实开展一线调查员的业务培训、管理和指导工作,严格落实数据采集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科学细致开展数据审核评估和分析,确保调查方案和各项工作质量要求全面准确落实。三是优化数据采集传输加工手段,提高调查效率和质量。调查失业率数据采集依托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系统进行,每月由1万多名调查员利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入户实时采集数据,通过网络直接报送国家统计局,从而有效提升调查效率,并严格调查数据审核、验收管理,确保数据质量责任可倒查、可追溯。四是加强调查宣传力度,提升调查配合程度。住户的配合和支持是确保调查失业率数据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国家统计局持续致力于提高劳动力调查宣传,采用张贴公告和发放《致调查户的一封信》等方式使广大住户增加对劳动力调查的了解,有效增强住户配合程度。五是严格落实依法调查原则,严防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国家统计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严格执行统计法律、法规,通过电话核查等方式对调查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夯实基层工作责任,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准确及时。

问: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水平如何?

答:世界各国都把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近年来世界经济跌宕起伏,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多,我国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持了经济中高速发展,有力支撑了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国际劳工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失业水平为6.6%,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失业水平为5.5%,全球平均失业率水平为5.7%。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城镇地区失业率水平既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就业形势持续稳定。


调查失业率统计是促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科学举措

(曾湘泉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国家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基于劳动力调查获得的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这是我国科学建立就业失业统计指标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推进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标要求的一项积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失业率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劳动力市场景气程度的晴雨表

众所周知,宏观经济政策由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大目标构成。因此,失业率与经济增长(GDP)、物价指数(CPI、PPI)和国际收支指标一道,被称为四大宏观指标。

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程度的核心指标,一般来讲,失业率上升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失业者增加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经济增长动力也将减弱。因此,各国政府历来都把失业率作为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劳动力市场景气程度,进而出台或调整相关宏观经济政策和就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除了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外,失业率还综合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结构、制度等多方面信息。从劳动力市场的存量——流量模型来看,失业人数的变化,不仅与就业人数的变化有关,还与非劳动力的变化有关(详见下图)。

在经济学理论中,劳动年龄人口可以按照就业状况分为三类:即就业、失业和非劳动力。如果其有工作就属于就业;如果其没有工作但能够工作并寻找工作则处于失业状态;如果其没有工作并不寻找工作或不能工作,则处于非劳动力状态。以失业人口为例,他们既可通过就职而转化为就业者,也可通过退出劳动力市场而转化非劳动力。究竟如何转化,往往与社会保障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比如,欧元区国家和美国相比失业率偏高,除了经济因素影响外,一般认为还部分源于失业保险水平较高,个人工作搜寻中的保留工资水平较高所致。进一步分析,理论上失业率可以分解为周期性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前者主要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反映宏观经济景气程度变化情况,后者则源于劳动力市场自身供求信息流动(摩擦性失业)以及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差异(结构性失业)的状况。要更加准确及时地反映劳动力市场变化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仅要积极收集就业和失业的信息数据,并及时加以公布;还需要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失业率统计和分类的经验,在公布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的同时,进一步关注工资、工时等就业质量指标,更加客观全面地分析劳动力市场整体走向和变动。

二、公布调查失业率是我国就业失业测量体系日益完善的重要标志

国际上测量失业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基于行政记录的失业登记制度和基于劳动力调查的调查制度。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80多个国家开展劳动力调查,其中,大部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发布基于劳动力调查的失业率。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建立登记失业制度,所有的城镇无业者都必须到政府劳动部门去登记。由于当时还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故将其称为“待业登记”。1994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劳动用工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政府不再统一分配和安置就业,企业和劳动者开始进行双向选择。于是,1994年后将“待业登记”更名为“失业登记”。“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概念也由此开始。在国家统计局这次发布调查失业率之前,我国发布和使用的都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的登记失业率。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计划招工、商品粮配给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实行城乡隔离,登记失业率对国家判断城镇劳动力市场的状况,特别是开展失业保险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改革推进,登记失业率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反映不全面、不敏感的弊端日益突出。

2005年,我国正式建立了全国劳动力调查制度,开始按照国际通行做法组织开展劳动力调查,进行调查失业率统计。基于劳动力调查获得的调查失业率由于覆盖范围更广,发布频率更快,指标定义符合国际标准,可以更全面、及时合理地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变动情况。此外,劳动力调查内容丰富,除失业率外,还涵盖了劳动参与、工作时间、就业质量、工作搜寻等方面的内容,是多维度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的重要数据来源。此次国家统计局正式对社会发布月度调查失业率数据,表明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劳动力调查制度已经基本成熟,也标志着我国就业失业测量体系日趋完善,对科学构建我国宏观经济景气监测指标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劳动力调查数据的发布将推进我国劳动经济学不断发展

近年来,我国劳动经济学界教学和研究队伍迅速扩大,学术研究热情不断高涨,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但我国劳动经济学界长期受制于就业和失业等统计数据的限制,使得深入开展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受到影响。中国的失业率究竟有多高,这是社会公众,包括我国劳动经济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由于官方的调查失业率未公开,一些研究机构基于各自的调查也时常发布一些失业率数据,这些调查数据受限于调查资源,可能不那么全面和严谨,数据差异也比较大,经常引起一些不正确的猜测和不必要的争议,严重制约了我国劳动经济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此次调查失业率数据的公开发布,将为我国劳动经济领域许多重要问题研究提供很大的便利,如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验证、自然失业率的估计、失业持续期探讨、“丧失信心”人群的测量和劳动参与率的变化、与其他国家青年失业水平的比较等。随着劳动力调查更多数据的发布,必将推动我国劳动经济领域科学研究不断发展,对形成中国特色劳动经济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编辑:顾蓓蓓
关键词:统计局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