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默克全球CEO欧思明:今天的中国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 商业领袖

2018-04-12 09:20:16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成为了这家350年的巨头企业谋求转型的重要一环。

“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这个行业未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我最近访问了深圳和北京,并会见了主要的科技和生物技术公司。中国企业在这些领域中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进展——这适应了北京和上海蓬勃发展的创业环境。”欧思明表示,“我们想成为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创新中心。依靠创新中心,我们希望能与初创公司和科技公司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共同推动中国的创新项目,我们希望并利用我们在中国的机会,对这个市场进行针对性的投资。”

目前默克在中国已经在包括北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等城市兴建了研发及生产中心,以推进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布局。

以默克南通制药基地为例,这个斥资1.7亿欧元的制药基地使默克成为首家在华大规模投资设厂生产中国基药目录药物的跨国企业,事实上,这也是默克在欧洲之外最大的生产基地。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南通制药基地附近投资8000万欧元建立生命科学中心,专门生产高纯度无机盐、细胞培养基质和辅料,以及可直接使用培养基。

默克对中国的加码与近两年中国异军突起的生物制药市场不无关系。IMS Health的一项统计表示,2014年中国生物制药市场已达到5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而在竞争层面,包括新药研发的创新公司、跨国药企、本土制药巨头都正在这条赛道上赛跑。

对于中国的生物制药企业来说,速度已经成为关键。这个速度不仅仅是药物推向市场的速度,也是临床实验的速度。举例而言,如果制药企业花费3年生产药物再失败,再次研发也将拖慢整个进程,而要是能将这个时间缩短到6个月,那么就可以给企业带来倍数级速度的提高。

为此,去年9月,默克在上海成立了BioReliance End-to-End生物工艺开发中心,为中国和亚太地区的生物制药企业提供一整套生物药的工艺“打包”服务,协助他们加快临床药物从分子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速度,分析、质量控制、最终的厂房设计和咨询。

尽管近几年来,外资药企被普遍认为走出了在华发展的“黄金十年”:国产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持续推进,中国政府政策扶持“国产”意图明确,外资药企的市场份额及定价区间不断遭受冲击。再加上中国经济整体放缓,招标政策缩紧,以及接连两年针对外资药企降价幅度高达50%的药价谈判,更令外资药企在华经营压力显现。

但就此放弃全球第二大规模并且增速依旧可观的中国市场并不切实际,默克的对策是:调整在华战略,以适应新形势:比如深耕基层市场,寻找新的市场机会;或者加强与本土企业的合作,通过生产和技术共享的合作,力求实现双赢。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