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交通银行连平:三大因素决定中国贸易战的承受能力

2018-03-26 09:25:2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个人认为,(在贸易战中)中国的承受力还是蛮强的。”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3月25日在上海出席第八届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时说。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几个小时后,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约30亿美元的美对华出口商品实施了中止减让措施,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

连平表示,从较为广一点的概念去看,贸易战会影响到方方面面,比如说相关的产业以及市场波动,还有全球其他一系列因素的综合性的影响。

不过,在他看来,对于贸易战,中国的承受能力并不弱。对此连平推出了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中国内需还有较大的挖掘空间,其次是中国的政策空间。连平说,中国的政策,比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甚至于还有其他的一些相关的政策,都有进行较大力度调整的空间。

“比如说财政,国务院今年定的目标是从3%的赤字降到2.46%。如果遇到较大冲击的时候,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或者将原本积累的财政资源在某些方面,特别是跟出口产业有关方面进行很好的运用的话,它就能带来可观的积极效应。”连平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整空间也比较大。尤其是从目前来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还处于高位。如果遇到较大的冲击,降低准备金率对于经济来说是提供了比较好的、积极的货币环境。

此外,中国最近两年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他表示,在亚洲的西部地区,以及欧洲的东部地区,开拓了许多市场,中国最近两年尤其是2017年,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速也是非常惊人的。如果说中国对外贸易在美国市场上在某些方面受到挫折,通过快速发展“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国家的贸易是很好的补充。

除了以上两方面,连平认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他称,“最近两年,中国对于风险控制非常重视,监管体制也发生了很大积极的变革。对于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个人还是比较有信心。从这个角度去看,对于中美贸易战一定力度的冲击,中国还是有比较强的承受能力”。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