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IPO大撤退:排队企业半个月减少27家,隐形净利门槛提高(2)

2018-03-22 09:31:20      参与评论()人

证监会表示,2018年上半年将继续深入开展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通过常态化现场检查,督促IPO申请企业提高质量,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重大风险攻坚战做出努力。

上述投行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说:“我们统计了一下,2018年至今,主板过会企业利润规模中位数大概是2亿元,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最低是1.2亿元,所以目前我们听说的这个隐形门槛确实还是可以达到的,只是难度又加大了。”

上述券商内部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半开玩笑半感慨地说:“今年投行都在说要去做重组业务了,IPO业务真的前途渺茫。”

弃IPO之路改道重组,也有着政策面的影响。

2月23日,证监会在官网的上市公司监管法规政策栏目下,更新了一篇《关于IPO被否企业作为标的资产参与上市公司重组交易的相关问题与解答》,其中提到,证监会将区分交易类型,对标的资产曾申报IPO被否决的重组项目加强监管:对于重组上市类交易(俗称借壳上市),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

这意味着,一旦企业IPO被否,上市成本将会大大提升。

有业内人士预计,之后的IPO审核速度会加快,但门槛也会提高,“三年没有一个亿就别去报了”。

“这只是一个开始。”他对澎湃新闻记者这样表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