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好不容易突破200亿规模,花样年还在找自己的位置

2018-03-20 17:08:56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迷途知返的花样年(01777.HK)销售规模终于在2017年突破了200亿元。但从3月20日的股价来看,投资者并不满意这个表现,花样年开盘后股价下行,至午间收盘跌幅为3.97%,报价1.45港元。

花样年的转型在业界颇具典型意义。2012年,花样年开启了为期五年(2012-2016年)的第一次业务转型,从重资产的房地产开发商向轻资产转型。

梳理花样年近年财报可知,提出转型的2012年,花样年销售规模为80.14亿元、2013年为101.74亿元、2014年为102.14亿元、2015年112.72亿元、2016年122.06亿元,规模几乎无增长。而被花样年寄予厚望的轻资产业务,发展多年,即使到了2016年,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也不过23%。

花样年思过是在2017年3月召开的2016年业绩发布会上。董事会主席兼总裁潘军宣布,2017年开始,花样年启动第二次业务转型,重新重视地产开发业务,轻重并举。

从重资产到轻资产再到重资产,花样年兜了个圈,为此战略付出的学费是在黄金时期规模上的失落。

2012至2016年五年,纵有调控穿梭,但房企普遍还是在城镇化推进、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等系列利好下,实现了规模利润的双丰收,龙头房企规模从千亿突破到三千亿。

可以说,2017年是花样年再转型的元年。3月19日深夜,花样年发布2017年报:实现合同销售金额为201.64亿元,销售面积约为191万平方米。

花样年2017年的销售目标原定为150亿元,实际的签约业绩是目标的134.4%。对内,花样年完成销售目标。但公司更多压力仍来自外部,2017年,行业内已有3家房企的销售规模突破5000亿,千亿规模的房企已超过10家,提出冲千亿的房企将近30家。

而花样年还在地产江湖上寻找自己的位置。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2017年全年,百强房企(Top100)的门槛恰好是201亿元。如何保住百强地位并向上奋进,花样年再转型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花样年2017年营收收入下滑超过1成至97.83亿元,主要原因是来自物业开发的收入减少,花样年新增结转确认收入的节奏无法跟上销售。

花样年的地区布局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根据其2017年报,公司销售业绩主要来自武汉、成都、桂林、惠州、南京等14个城市。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