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新三板公司成批撤回IPO申请,业绩是主因

2018-03-16 10:27:53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不行就早点撤,已经成为拟上市企业的最佳选择。

周三,新三板企业阳光中科(838982.OC)和上海凯鑫(834957.OC)公告终止IPO(首次公开募股)并撤回上市申请材料,这使得今年以来主动撤回IPO申请的新三板公司达到了19家,超过了去年全年。

随着IPO审核趋严、过会率下降,确实有部分排队企业知难而退。不过,第一财经记者多方了解到,近期拟IPO企业成批撤材料,不少是因为业绩下滑、盈利规模不足,或是管理不够规范,所以选择主动撤回申请材料。

第一财经插图 刘飞

撤回IPO申请后,昔日受到资金“集邮”炒作的新三板企业,如今可能遭遇暴跌。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终止IPO仅仅是因为还差几百万元净利润,即将再次上报,可能是一个好的抄底机会。但如果是因为管理不规范、业绩不真实,或者是业绩下滑而撤材料,投资者就要当心了。

利润规模不足知难而退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40家IPO排队企业终止了上市审查,新三板公司达到了19家。这一趋势从去年底开始出现,仅去年12月就有40家拟上市公司终止IPO。

此前,因为审核严格、过会率低,部分排队企业有意错过上会大考。不过,第一财经记者多方了解到,近期成批的拟IPO企业撤回材料,不少是因为不满足“最近三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条件而被劝退的。

已经排队9个月的阳光中科在公告中解释称,公司终止IPO是因为“上市计划调整,决定暂缓上市进程”。但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阳光中科终止IPO与监管层窗口指导有关。

数据显示,阳光中科2015~2017年扣非后归母公司净利润累计为9458万元,距离1亿元还差500多万元。而上海凯鑫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合计只有4300多万元。

南山投资创始合伙人周运南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1亿元净利润规模目前来看是项硬指标,无论拟上市企业是否在新三板挂牌,窗口指导已经从IPO初审阶段传递到受理阶段,并进一步传导至券商IPO辅导和承接项目阶段,“如果券商手上的项目没有达到1亿元的净利润要求,也不会浪费时间精力,在辅导阶段就会劝退拟上市企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