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国核电“走出去”恰逢其时,金融支持需更多元化(2)

2018-02-28 09:32:0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莫汉·穆纳辛格则在GNIS·核能投资论坛上指出,能源高效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技术要素,世界需要先进的技术来提升能源效率,而核能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源技术。中国在这方面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徐玉明称,截至2017年11月,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已经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37台,在建核电机组19台。核电机组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电机组的良好运行业绩提供了宝贵经验和良好示范。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核电企业已经开启了世界征程。最具代表性的,如2015年中广核集团60亿英镑参与建设、运营的英国核电站项目。

根据中广核发布的声明,英国核能监管办公室(ONR)和英国环境署(EA)发布联合声明,宣告“华龙一号”在英国的GDA(通用设计审查)第一阶段工作完成,正式进入第二阶段。

亟待多类型金融支持

不过,中国企业核电投资目前仍面临特殊挑战,包括高昂前期成本造成的融资困难,涉核领域并购资金来源上的敏感性等问题。

魏建国称,中国核电“走出去”,最关键的是金融支持。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给核电企业的贷款利率只有1.7%,而我国银行给“走出去”企业的贷款利率最低也要2.2%左右,这说明,在核电“走出去”的金融支持中,政府的参与或支持尤为重要。

除去资金成本因素,国合洲际能源咨询院院长王进对记者表示,在进行海外投资并购大型能源项目时,民企有利于提高投资并购成功率。

海核能源高级副总裁石艳宇指出,与国有大行以及一些国有产业基金在核能项目上具有封闭性、谋求更大控制权相比,民营资本则可以接受在项目中只占1%甚至更少的股份,相比之下更加开放灵活。此外,民企由于规模小往往更聚焦专业,例如,仅以核电项目为切口。

他指出,随着全球能源产融结合需求的日益增强,仅靠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预算,无法覆盖全部核能新项目的融资和旧设备升级的需要。因此,为核能项目提供融资工具,填补市场空缺尤为重要。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