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社论:乐见民企走出去助推制造业升级

2018-02-27 09:27:54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民企“走出去”再现大手笔。2月24日,吉利集团宣布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奔驰母公司戴姆勒9.69%股份,成为后者最大股东,也是中国企业迄今为止在西方汽车工业中的最大投资。吉利方面称,将与戴姆勒就战略协同、技术开发、电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展开深入讨论。

这不是吉利首次大手笔海外收购,早在2010年,吉利就全资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去年更是加快了海外收购的步伐,在2017年1月收购沃尔沃集团80%的股份后,5月收购马来西亚宝腾汽车49%的股份,还获得宝腾汽车子公司英国莲花汽车50%以上的股份;11月又收购了美国太力飞行汽车公司。

无独有偶,同在2月24日,长城汽车也宣布与宝马股份公司签署意向书,双方正在对以合资公司形式在新能源车领域开展合作的前景和可行性进行评估,拟成立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

对企业而言,跨境并购是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以汽车行业为例,当前国内外加速电动化产品落地乃趋势,今后的电动车将越来越高端化、高质量、高续航里程。如奔驰、宝马这样的国际品牌在插混产品等领域具有明显技术优势,而比亚迪、吉利、长城等都在推出插混车型。合作可让国产品牌在技术、产品上获得更大提升空间,当然外企争取到了中国市场,可谓双赢之举。

吉利此前的海外并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帮助吉利汽车弥补其在技术、市场等层面的不足。此番积极入股戴姆勒,业界亦认为主要是看中后者手中的电动车技术,欲通过购买大量股权换取后者掌握的核心技术,并计划和戴姆勒合作在中国展开电动车电池设计与建造工程。

一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该国工业水平的参照。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由于缺乏部分核心技术,还难以称得上制造业强国。近几年,决策层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建设制造业强国战略的文件,其中亦有涉及民营企业部分。去年11月,十六部委联合发文要求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国家对民企此类海外并购也持肯定甚至鼓励态度。以吉利汽车为例,近年不断有国家领导人考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甚至称,吉利汽车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经济不断升级的缩影,希望吉利精神能带动更多的中国装备“走出去”。

的确,一家企业研发高端技术、建设市场渠道和扩大品牌效益都需时间积累。中国企业以往多寄希望于“用市场换技术”,但实践证明此路十分艰难。而“用空间换时间”的海外并购则是一条“捷径”,中企可以通过收购品牌和渠道快速进入全球主流市场,同时借助技术合作,联手研发等途径提升自身实力。

当然,国外核心技术也不是收购股份即可拥有。近期吉利入股、长城合资的对象都是德国企业,作为制造业强国,德国制造具备耐用可靠、安全精密的特点,德国是世界工业标准化的发源地,全球2/3的国际机械制造标准来自德国工业标准。相比之下,中国制造业多有贪大求全的浮躁心理,要消化德国传承了上百年的精工技术,实非一朝一夕可成。

因此,更要注重品牌与技术背后的基因。如德国制造业百余年来赖以雄视全球的基因密码与工业文化,主要包括标准先行、专注执着、以客户为导向的持续创新。换言之,中国制造业大举并购德国同行,仅仅是技术升级的开始,只有掌握了“德国制造”的基因,自身的技术水平才能获得不断的提升。

编辑:许云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