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2017年度金融书籍|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剧变格局(2)

2018-02-09 09:36:2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大量资本外流,加之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迫使美国自2004年6月开始,不断地提高基准利率,最终使美国住房价格在2006年底摸顶回落,大量次级贷款难以收回,进而到2007年引发次贷证券危机(次贷危机)。这种局势的发展,最终引发2008年美国全面的金融危机并向全球蔓延。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20国集团联合采取力度空前的救市运动,中国更是迅速调整宏观政策,采取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刺激计划,在主要经济体中率先止跌回升,迅速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迅猛提升。可以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中国的强势崛起,成为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的重要转折点。这种局面非常类似于进入20世纪后,美国的强势崛起推动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的状态。

2.中国经济发展正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新常态正在形成

中国经济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持续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金融危机期间略有调整),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传统的发展模式也使资源消耗过大,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债务急剧扩张,生活成本快速提高,人口增长乏力,特别是有效劳动人口自2011年已经开始萎缩,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峻。从2012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经济维稳压力不断地增强。可以说,进入新世纪头十年的高速发展只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结果,不可能成为可持续的发展常态。尽管在五年前中央政府就指出中国经济将转入“新常态”,但什么是新常态,如何转入新常态,目前仍处于探索过程中。2017年国家围绕供给侧改革,在货币供应、金融监管、房地产政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重大政策调整,标志着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经济增长新常态正在形成。

3.全球经济将长期面临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

传统经济理论和宏观政策难以解决问题,全球经济将长期面临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这迫切需要理论创新、模式创新。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化发展受到挑战,原来积极倡导、大力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国家,转而加强投资和贸易保护,撇开既有的国际组织创新建立区域组织和新的规则,逆全球化发展态势明显。但交换和交流、广泛的投资和贸易、全球化发展和共享文明成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中国率先提出并大力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构建新型全球化发展模式和路径,可谓立意深远、意义重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