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区域科创实力秀家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四城会是谁(2)

2018-02-07 10:08:0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上述负责人说,2018年,东湖高新区将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华科大、武大等优质科研力量的集中集聚、集效集成;支持建设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湖北实验室等机构和精密重力测量、生物医学成像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武汉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早日获批再添加分项。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离不开“双一流”高校作为后盾。华中科技大学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和精密重力测量科学中心在内的三大国家级科研平台为依托,许多学科与国家计划中重点发展产业的要求相契合,对提高武汉科技创新实力和竞争力具有较强助推力。

此外,去年4月举行的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在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中心城市”时,同样立下了建设全国重要科技中心的目标,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力支持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在蓉高校“双一流”和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成都科学城、鹿溪智谷、独角兽岛、云锦天府、无线谷等重大项目,全面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科学中心带动区域创新

事实上,国家科学中心在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大幅提升当地创新能力方面已有成功先例。

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同意批复安徽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国家实验室及大科学装置建设随后全面按下“启动键”。

其中,2017年6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投入实验后仅半年,就完成三大科学目标:量子纠缠跨越“一步千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地星量子隐形传态。3个月后,全球首个量子保密电话在合肥拨通,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并与“墨子号”量子卫星地面站“接轨”,形成星地一体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落户,还为合肥赢得与国内顶尖高校战略合作的机会。例如,清华启迪科学城、合肥北航科学城、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等纷纷落地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300多家。搭建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中德智慧产业园等国际化新型协同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合肥产学研用合作创新体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