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三北工程”经济效益突出 1500万人实现稳定脱贫(2)

2018-02-02 09:26:06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2014与2009年相比,5年间三北工程区的内蒙古、甘肃、陕西、河北、宁夏、山西、新疆、青海8省(自治区)荒漠化土地净减少11497平方公里,占我国荒漠化土地净减少总面积的94.86%。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毛乌素两大沙地扩展的趋势实现全面逆转,呼伦贝尔沙地实现了沙化面积缩减、沙化程度减轻的重大转变。

此外,三北地区防治水土流失成效显著,局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呈“双减”趋势。累计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近966.2万公顷。重点治理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从1999年的31.6%增加到59.6%,6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600多条小流域得到了有效治理,年入黄泥沙减少4亿吨左右。

据《2014年黄河泥沙公报》显示,黄河上中游各干流年输沙量明显下降,兰州、石嘴山、头道拐和潼关监测站年输沙量分别比多年平均值下降了81.97%、61.73%、62.96%和93.42%。

岳太青介绍,目前,三北地区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粮食产量和农田面积呈“双增”趋势。营造农田防护林280.6万公顷,有效庇护农田2248.6万公顷,工程区农田林网化程度达到68%。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和完善使危害农业生产的“三刮四种”现象基本得到根除,保证了粮食稳产高产。据测定,由于农田防护林的保护作用,粮食亩均增产15%~20%。

更主要的是,三北工程实施后,经济效益突出,为增加群众收入、实现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三北工程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思想,统筹生态治理与改善民生协调发展,在增绿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林副产品生产、销售、流通、加工业和森林旅游业等,建设了一批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饲料林基地,有效解决了木料、饲料、燃料、肥料短缺问题,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挖掘并发挥了土地价值,提高了土地承载力,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来源。

三北工程实施后,经济效益突出,为增加群众收入、实现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摄影/章轲

岳太青介绍,我国已在黄土高原、新疆绿洲、燕山山地等建设了一批特色林果业产业带,成为所在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目前,三北地区经济林面积达667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产值达到1200亿元,约1500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稳定脱贫。绿色带来了物阜民丰,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已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