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研判中美贸易战风险|林毅夫:美国要打贸易战就是在自毁前程

2018-01-30 16:03:21      参与评论()人

1月29日下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了圆桌论坛暨“中美二轨经济对话”中方代表团报告会,就中美贸易战的风险与对策问题进行公开报告与讨论。其中卢锋做了《中美经贸关系面临新考验——特朗普政策调整与贸易战风险》的报告,同时包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等人参与了讨论。澎湃新闻整理了此次报告会上的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1月29日下午,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圆桌论坛暨“中美二轨经济对话”中方代表团报告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讨论环节做了题为《特朗普经济学与中美贸易失衡》(Trump Economics and China-US trade imbalances)的报告。

林毅夫在报告中梳理了中美贸易逆差的由来,指出中美贸易未来虽会有摩擦,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不平衡是建立在两个经济体具有互补性之上的,对中国征收保护性关税,对美国不仅帮助不大,起到的作用可能正好相反

总结中国为何尤为引起美国的注意,林毅夫分析了两个原因。首先,1985年前中国对美国是贸易逆差,1985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为600万美元,占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总额只有0.3%,但是到2016年的时候,这个数额达到了3470亿美元,占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总额只有44%。而1985年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1030亿美元,至2007年也只增加到1300亿美元,日本对美国长期有顺差,但是增加不多。

其次,美国国内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自身造成了对外的贸易逆差。回顾美国的历史,上个世纪70年代是个分界点。美国的贸易逆差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扩大的,在此之前贸易能够保持平衡,但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商品贸易逆差开始上升。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美元也与黄金挂钩,彼时美国的货币政策是比较稳定的。但在上世纪70年代初,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国开始不断印钞票。另一方面,金融自由化的大潮也开始了,金融机构利用美元的国际地位进行大量短期套利交易,国内银行的准备金率下降,贷款增加,在国际上推动了资本账户的自由化,导致美元在各国可以大进大出。而由于美元货币的增加,推动了房地产和股市泡沫,造成很大的财富效应,消费逐渐增加,储蓄逐渐减少。同时,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增长,需求开始大于供给,就要从国外进口商品。在这个时间段中,东亚地区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比例实际上一直在下降。这说明美国的贸易逆差现状主要不在于中国,而是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其自身的政策原因共同造就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