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上海如何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政协委员们如是说

2018-01-25 18:13:1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上海正在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今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聚焦市场主体的“难点”“痛点”“堵点”,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加快形成行政审批最少、收费最少、效率最高、透明度最高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如何进一步优化上海营商环境?不少政协委员近日在政协专题会议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上海市政协委员陈磊认为,上海要打造全球卓越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营商环境,上海的营商环境总体而言是不错。上海在放管服改革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为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于优化市场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方便百姓办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议下一步继续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增强公务员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少数中间部门服务公开仍不到位问题,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监督机制来有效的保障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

上海市政协委员方奇钟表示,政府管理围绕中小企业要放。比如,目前科技企业、高新企业申报项目时间太长,具体表现就是有重复盖章、重复征询现象。现在的项目审批一般要两年,两年时间有点长,有些高新技术项目审批完开工时,已经算不上是高新技术了。因此,他建议缩短到最少一年。

上海政协委员、飞乐音响总经理庄申安建议,政府在国企管理和服务上加大力度。

“我们在增资管理和处置方面遇到一些困惑,比如,我们的海外公司需要买一台电脑,这是固定资产,需要走国资委的流程,流程短则3个月长则半年,会影响具体的管理。此外,出国护照管理,公务护照一个流程走下来就是一个月,所以对外管理的一些应急业务很难达到标准。” 庄申安说。

上海市政协委员严文统建议,上海可以借鉴江苏、浙江经验,简化企业登记材料和流程。在互联网时代,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要在制度创新方面加大力度,也要在新的技术手段运用上有所创新。建议加强跨行业、跨区域的大数据信息共享,通过自助办理、自主审核等措施,可以在政府一个窗口进行材料审批,且可以告知不符合要求的内容,完成所需材料修改和审批流程。

严文统认为,目前民企和国企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竞争状态,建议上海一方面能够更多放开市场准入、放开投资领域、放活投资形式,激活民间的投资动力。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各种举措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产业用地成本和企业融资成本,支持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的发展。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是上海营商环境优化的关键。不少政协委员就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上海市政协委员陈阳建议,在全市各区的功能定位明确的前提下,市政府应加大简政放权;建议人才政策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实行一区一策,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上海市政协委员谈剑锋表示,目前很多专业人才不一定有高学历和教育背景。而学历和教育背景,在上海居住证打分时是重要门槛。因此,这也可能把一些优秀人才拒之门外。

来自核电行业的上海市政协委员郑明光表示,也碰到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他说,公司引进高端的人才包括清华等大学博士生等,因买不起房子而流失了。

上海市政协委员赵正科认为,目前上海的人才引进政策比较严。上海的发展需要多层次的人才引进,除了国际一流人才,同时也需要引进有相当技能的技术工人,以满足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杨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