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央行副行长殷勇:不应该以人民币的排名作为国际化的目标(3)

2018-01-15 09:29:48      参与评论()人

2017年7月3号,我国开通了债券通,这是在我国已经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基础上,引入的一个新通道。至去年11月末,我们已有212家机构通过这一机制入市,目前债券的托管余额已经接近800亿元。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市场确实存在对人民币使用的巨大需求。

此外我们也看到,由于国际地缘关系的一些变化,尤其是一些国家滥用国际主导货币地位,片面谋取单边利益,利用国内法搞长臂管辖,例如实行单边的国际金融制裁等等,这些做法也促使不少国家和地区把眼光投向了更负责任的货币,人民币也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一个选择。

总体来说,从贸易、投资、国际地缘的变化发展来看,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存在着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自然需求。

我们看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涉及到64个国家和地区(不包括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人口占全球的43%左右,有很大的经济体量和发展前景。在这个区域中,人民币的实际收付金额占中国和这些区域贸易总量的比例目前只有14%,低于总体25%的水平。尤其是其中55个国家,人民币的使用占比还在5%以下,继续发展空间非常大。同时我们也看到,“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有大量的资金需求,同时对中国也有大量的商品和服务的进口需求,如果我们能够扩大人民币的使用,人民币就可以通过资本输出的形式输出,反过来又可以用于购买中国的商品和服务,形成一种回流的机制,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安排。

综合前面我们谈到的中国经济地位与人民币目前使用状况的差异,考虑到市场对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巨大需求,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的重要战略机遇,我们的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是一个长期战略

我们知道,一种货币成为国际的主要货币,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美国的GNP大约在1872年时就超过了英国,但直到1954年时,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才超过英镑,占据了主导地位,一些学者也把这一年看作是美元正式取代英镑、走向国际主导货币的标志性年份。此后,美元地位仍然还在经历一个上升的趋势,直到7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出现了高通胀,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随着德国马克、日元在国际使用中的逐步上升,美元才达到了顶峰并在那之后出现了下滑。所以说,一种货币的国际地位虽然与其在国际经济、贸易、投资中的占比有非常重要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不是线性的,也并非瞬时的,而往往是非线性和滞后的。新兴大国往往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经济地位提高以后,才会实现货币的国际化。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国际化也会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我们没有必要从一年、两年的发展变化来评价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成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