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首席评论丨改革开放四十年创造中国企业奇迹

2018-01-05 09:18:2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精彩看点

改革开放迎来四十周年

中国经济腾飞奇迹背后

企业扮演何种角色?

政、商、学各界代表

齐聚北大光华新年论坛

共话中国企业四十年风雨成长历程

本期嘉宾: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宋志平——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姚劲波——58 集团 CEO

陈东升——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

徐宪平——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黄民——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


文字实录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年的光辉岁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跟随世界到引领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一系列卓越成就。而这其中,中国企业四十年的成长历程,更是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之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携手迈进,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也是中国经济腾飞奇迹的一个缩影。

国有企业篇

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处于中心环节。从1980年初期的放权让利增强企业活力,到1985年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股份制试点,再到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993年提出加快构建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以来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2002年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等,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几乎伴随着改革的全程,历经摸索,逐渐成熟。

宋志平:改革开放之后,外资都进来,当时的乡镇企业发展也很快,所以很多国有企业步履艰难,非常困难。最关键的是产品得卖得出去,所以在80年代很多国有企业能过得来的,一定是产品占领了市场,很多国有企业都非常难过那一道关,一方面我们的职工需要激励,一方面我们的传统制度又非常死板。这就让我们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就是怎么来改变这些,所以当时就提出了制度创新。

徐宪平:国有企业要进入市场面临三大问题:一是体制问题。管理落后,技术创新缺乏活力,人员、资产不能流动,劳动、工资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二是结构问题,“小而全”、“大而全”,支柱产业不强,优势企业不多,企业集约化、专业化程度低。三是包袱问题。沉重的人员包袱,债务包袱和企业办社会的包袱,严重地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扭曲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行为。

政企不分、 经营机制不活和历史包袱沉重,是国有企业在改革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国企改革也一度被称“最难啃的骨头”。如何激发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使其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做大做强,当时的国有企业掌舵者们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和尝试。

宋志平:在1994年我们搞了百户试点,我带领的北新建材是全国百户试点企业,试点应该是改革的尖刀班,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变,脱胎换骨很痛苦,但是改革必须要经历这一关。改革中我们员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北新建材是通过上市获得资金进行发展,同时安置好了职工,是走了这样一条道路。

2002年,我调到央企中国建材,那时候中国建材只有20多亿的收入,当时也是债主临门,非常困难,虽然叫央企,怎么发展呢?又想起来只有改革,进行“央企市营”,即央企进行市场化经营,方式是走混合所有制道路,资金从资本市场、从民营资本那来,大家结合起来共同发展,推动整个建筑材料,尤其是水泥行业的重组,使得这个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徐宪平:为了寻找试点的突破口,当时我们的市委书记带领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先到特困企业蹲点调查,召开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如何解决国有企业重点难点问题,最长的一次会议开了9个小时。最后一致认为,政府要做政府该做的事情,围绕把企业培育成真正的市场主体,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决定把长沙市市区48所企业子校一次性分离出来,交给教育行政部门来管理。真正做到了改革的成本政府、企业、社会共同负担。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迈入深水区,迎来攻坚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刚刚过去的2017年,国企改革动作频频,公司制改革全面提速,已基本完成,央企重组频率明显提升,数量已经减至98家。混合所有制改革更是取得突破性进展,包括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联通集团等代表性央企均提出混改方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