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濒危时刻*ST股靠政府补贴“续命”,保壳背后壳价值几何?(3)

2018-01-04 09:33:4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根据Wind数据,2017年仅有6家公司发起以借壳上市为目的的重组,其中1家通过发审会,1家被否,2家失败,2家仍在推进。而从往年的情况来看,2013-2015年,借壳上市的案例逐年增加,其中2015年借壳上市的重组案例最多,达到47起;到2016年借壳上市的现象开始减少,当年有19家企业发起的重组涉及借壳上市,其中,2016年9月份并购重组新规实施之后,只有4家公司发起的重组涉及借壳上市。

壳买卖行情与IPO有直接的关联。不过就在12月29日,证监会表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上市,适当加快新股发行节奏,不断健全新股发行常态化机制。此外,2016年9月实施的并购重组新规使得借壳标准进一步完善,借壳上市行为从源头上被全面规范。

在上述私募人士看来,监管层主要打击的是假重组,IPO多依赖行政审核,并购重组更多是市场化行为。郑卫平也表示,监管层并没有完全堵住借壳上市这条路,如果真的有优质资产且买卖双方能够谈拢的话,还是能够通过借壳的方式上市。

那么买卖双方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需求?“买壳方希望壳最好便宜,10亿元左右便能取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主导董事会;同时,希望壳比较干净,负债不多,资产也比较清楚,剥离也比较容易,方便注入买壳方的资产。”郑卫平称。

值得注意的是,在保壳大战中,较多ST公司或者*ST公司存在通过剥离不良资产来增厚业绩,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为后续卖壳做准备的可能。郑卫平表示,确实有些壳股是类似的方式在操作,“如果资产比较大、负债也较重,这种壳比较难找到买家,因为处理起来周期较长。”

卖壳则分两类,一类是完全将壳卖掉,一类则是卖壳后保留一部分股份。多位受访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前者主要看壳价格能否谈拢;后者则更看重买壳方的资产质量高低和股东实力,一般希望买壳方的资产净利润能在2亿元以上,且以后业绩每年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因为后一类卖壳方希望保留的股份能有增值空间。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