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新年特刊】人民币2017年大涨6.3%,今年将会怎么走?

2018-01-02 10:11:5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汇改引发了全球汇率市场一时间的剧烈波动。2017年,持续一年多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得到逆转,逆周期因子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截至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为6.5067,一年间大涨近6.3%。

然而,汇改是一盘尚未下完的棋。回顾2017年,汇改取得了哪些进展?2018年海外的溢出效应将如何影响人民币走势?未来,汇改又将如何推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逆周期因子的引入彻底逆转了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但隔夜收盘价对第二天开盘价的影响有所减弱,未来基于市场供求的汇改仍然应该继续推进”。张明建议,今后的汇改可以有两种可选方案,一是允许CFETS指数宽幅波动,例如只要指数在90-100之间,央行就不进行干预;二则是回到“双锚制”的中间价定价机制,并将收盘价的权重从50%提升到75%。此外,他也预计,今年美元指数将在92-100的区间向上盘整,欧元区等地区的政治风险可能成为美元的额外动力;美元/人民币预计将在6.6-6.8的区间内波动。

汇率企稳、波动性加强

从“811汇改”至2017年中期,市场上对人民币一直有贬值预期。尤其是2016年10月后,美元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大幅走强,而人民币则出现连续、较大幅度贬值。当时,不乏学界、业界人士对基于“上日收盘价+一篮子货币变化”的“双锚制”产生质疑。更有观点认为,不应该让市场对人民币形成单边贬值的预期。

尽管2017年初的“离岸人民币空头狙击战”打消了部分贬值预期,但在2017年上半年,即使美元走弱,人民币并没有出现相应升值。

张明认为,从 2016年初“双锚制”实施以来,这期间的汇率走势可以概括成“非对称贬值”。例如,2016年下半年,当美元指数走强时,人民币会选择盯住篮子;而2016年上半年和2017年1-5月,美元指数走弱时,人民币会选择盯住美元,对篮子贬值。最后的结果就是,人民币无论在美元走强或走弱的情况下,都出现了所谓的贬值。他认为这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当时央行可能认为人民币的贬值压力没有释放,有意引导人民币贬值;另一种解释则是在“双锚制”下,“由于国内资本流动,所以收盘价一直有贬值压力,因此最后到底升还是贬则主要看篮子。这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美元很强,收盘价、篮子都要求人民币贬值,最终就会造成人民币出现很大幅度的贬值(2016年下半年);二是收盘价仍要求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但美元并非很强,且对日元欧元贬值,篮子要求人民币升值,最后会使人民币对美元比较稳定(2016年上半年、2017上半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