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央行调控的实践②健全双支柱调控框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3)

2018-01-02 10:11:06      参与评论()人

其次,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支柱宏观审慎政策。前文已经指出,基于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反思,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性选择。从具体实践来看,自2009年9月G20匹兹堡峰会正式引用宏观审慎政策这一概念以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G-20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等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美国、欧盟和中国等主要国家和经济体都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就中国的实践而言,目前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已经涵盖了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在2011年正式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对信贷投放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其主要内容是要求金融机构“量体裁衣”,业务扩张的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其自身的稳健性相适应;2015年底,人民银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将更多的金融业务和行为纳入管理范畴,从资本和杠杆、资产负债、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业务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个方面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多维度引导。二是为维护人民币汇率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将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纳入MPA框架之中,通过引入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提高个别银行人民币购售业务平盘交易手续费率等方式对外汇流动性进行逆周期动态调节,平抑市场的顺周期行为。三是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以“因城施策”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为主要工具的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政策体系。今年8月,央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提出“探索将规模较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MPA)”,这意味着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进一步涵盖互联网金融领域。

最后,加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双支柱”调控框架得以发挥整体功效的重要制度安排。在现有金融体系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密切关联。

一方面,成功的宏观审慎政策可以降低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保障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通畅;反过来,货币政策也会影响资产价格和资产负债表,进而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在实践中,宏观审慎政策的优势在于“结构性调控”,即针对局部领域(如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的失衡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而货币政策的优势则在于“总量调控”,即维持一个总体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在特定的经济阶段,面对日益严重的金融失衡,必须考虑使用货币政策进行总量调节。如果当经济过热迹象已经出现时,货币政策仍然放任信贷闸门开得太大,那么,任何后续的宏观审慎工具都难以奏效。换言之,宏观审慎政策的结构性调节优势必须以适当的货币总量调节为基础。事实上,只有在运用货币政策来防止整体金融过剩的基础上,宏观审慎工具才能更加从容地发挥结构性调控功能。因此,成功而有效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能够互相增强和彼此促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