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民企眼中的环保督查:不再劣币驱逐良币,规范企业成受益者(2)

2017-12-29 16:18:16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这样的不正当竞争和社会风气,会导致守法企业经营困难,环保和安全资金投入困难,违法企业不承担环境责任却可以快速致富,这是非常不好的情况。”王海涛说,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逐步改善经营环境,依法治国理政,落实主体责任,民企经营环境有了很大转变,但是还有欠缺。希望各级政府进一步落实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营造平等竞争环境,严格治理和取缔非法经营,落实环保和安全的主体责任,形成民营经济主体对生态环境责任敢于承担、勇于承担、善于承担的良好局面。

王海涛认为,从行业角度看,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也是民营企业不重视环保的重要原因。由于规划不合理,宏观调控欠缺,导致很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等情况,加上各种不正当竞争,导致很多的资源浪费、过度开发和使用,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这样,即便是经济发展了,也不过是把本来充满生机的‘绿水青山’变成了没有生命力的‘金山银山’,失去了生存的活力。”王海涛建议政府规划、发改等部门加强信息管理和分析,统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规模,对拟建项目增加区域经济容量和生态容量多方面评估,保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王海涛坦承,“澳宏环保算是环保督查的受益者,虽然环保要求加严了,企业管理成本也提高了,但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比较规范,各种软硬件比较完善,资质也很健全,客户群体的环保压力迫使他们跟我们这种资质健全的企业合作,增加了企业收益。”

在民营企业集中,也是环保督查力度最大、最密集的河北省,民营企业从环保督查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事例很多。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的有色金属加工和保温建材两个产业,多年来一直是该县支柱产业。其中,有色金属加工行业就有各类企业摊点600多家,年拆解加工总量约40万吨,从业人员2万人,营业收入达50多亿元;保温建材行业各类经济实体达到1800多家(包括企业摊点、销售门店),其中,企业952家,个体工商户862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营业收入近100亿元。

但很多企业环保投入不到位,污染严重。环保督查后,大城县全面打响有色金属加工和保温建材两个产业整治攻坚战。当地民企也投入到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动能转化的过程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