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会:地方隐性债务集中在市县,要防“新官不理旧账”

2017-12-26 09:17:3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当前,正值地方换届,要防止新官上任三把火,防止重打锣鼓另开张,防止新官不理旧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盛霖认为,地方隐性债务风险问题突出,要从源头上来减少地方政府对债务融资的过度依赖。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5日举行分组会,审议国务院关于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地方债、尤其是地方隐性债务成为一大热议话题。

隐性债务有多少?

稍早前的23日,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报告时称,关于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较快、有的还违规举债问题。对此财政部强化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审计署在政策落实情况跟踪等审计中,始终关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和报告相关情况。

在25日的分组审议中,辜胜阻委员说,地方政府债务绝对是中国经济或者中国金融中最大的“灰犀牛”。前不久有大学教授带了一个团队,通过大数据来研究地方政府债务。他通过大数据估计政府的债务特别是隐性债务是非常大的。

李盛霖委员说,从总的情况看,当前地方政府债务在可控范围内,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隐性债务的风险。一是规模比较大。有些地方的隐性债务规模已经和限额内的债务规模大体上相当。二是隐性债务集中在市和县两级。一些地方融资的平台公司相关债务是隐性债务的主体。三是部分隐性债务对应的资产变现能力不强。这些平台公司偿还债务基本上是依赖土地和房地产的增值,个别平台公司依靠的是借新还旧,甚至借新还息。一些项目资金需求比较大,建设周期比较长,项目没有收益,或者收益比较低。

吕薇委员说,今年审计报告中也讲到,地方的债务增长很快,虽然一些显性债务得到了适当控制,但是隐性债务和变相举债的增长还是很快的。目前,地方政府债务最大的风险就是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债务,因为现在有很多隐性债务和变相举债。

姚胜委员说,从目前情况看,债务风险还是可控的,但不可以掉以轻心,对全国36.7%的负债率和全国地方80.5%的债务率要作分析,不宜简单与国际上的其他国家相比。因为我们有大量的隐性债务还没有统计进来,而且我们的财政收支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是比较高的,收支安排打得比较紧,那么回旋余地相对较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