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社论:优化营商环境 关乎上海 “核心竞争力”

2017-12-25 09:19:5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微观企业的活力是增长和发展的源泉,微观企业做生意的环境,即营商环境就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经济体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海在短时间内即就优化营商环境达成共识,并形成了实现目标的时间表和路径图,令上海鼓舞,也让全国期待。

何谓营商环境?如何度量营商环境?按照每年发布权威的营商环境旗舰报告的世界银行的看法,营商环境即指做生意的容易程度,而其重点在于监管环境是有利于推动商业活动抑或抑制商业活动。按照世界银行的模型,度量营商环境有10个维度,分别是:开办企业、获得建筑许可、获得电力、注册产权、获得信贷、保护小投资者、纳税、国际贸易、合同执行和破产清算。

从全球大背景来看,通过改革改善营商环境已是大势所趋,全球国家在这个方面的进展也是可圈可点。例如,以20天内开办一家新企业为标准,在2005年,只有41个国家可以做到;而到2016 年,130 个国家实现了这个目标。根据10 月31 日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 年营商环境报告:改革以创造就业机会》,过去的一年中,119个经济体进行了264项营商环境改革,以创造就业机会,吸引投资并提高竞争力。而中国“开办企业便利度”进步很大,排名从去年的第127位上升至今年的第93位,上升34位。不难看出,营商环境的竞争是一场全球的竞争。

12月22日,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给出了上海的愿景和目标。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上海必须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不断提升制度环境软实力,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所谓的新高地,就是要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城市之一,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因其地理和各方面的综合优势,一直是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的领头羊,并一直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上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让上海再次飞跃,而建设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以及首发自贸区的尝试,让上海获得持续前行的契机。由于历史原因,国企密集分布与国有资产集中成为上海特色,这些重资产对于造就上海的辉煌功不可没。百年来大城市的治理经验,也让上海有着相对完备的法制环境和讲秩序的意识。但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制约上海营商环境提升的因素也多有存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