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巴里·艾肯格林:人工智能的两大误区

2017-12-21 09:26:14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机器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有望从根本上改变工作的本质。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或至少他们觉得自己是知道的。

具体地说,他们认为自己知道两件事:

首先,受威胁的工作岗位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正如一则头条新闻所写“ForresterResearch公司预计人工智能将在2018年消灭9%的美国就业岗位”;而另一条则写着“麦肯锡:在2030年1/3的美国工人可能会因自动化而失业”。

这类报道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即技术进步和工作消减正双双急剧加速。但没有证据表明这两种趋势确实存在。事实上在美国和整个发达国家中,作为技术变革速度最佳概括性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自2005年来已经陷入停滞。

此外,正如经济学家蒂莫西·泰勒最近指出的那样,就业结构变化率(通过计算朝阳行业中所增加的就业和夕阳行业所流失的就业绝对值得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也一直在放慢,而非加速。这不是要去否认职业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只是对人们普遍持有的那种加速观点表示质疑。

第二件每个人都自认为知道的事,是以前那种安稳工作现在岌岌可危。以前大家同意机器人会取代从事常规作业的工人,但不会影响到那些高技能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如医生、律师或教授,尤其认为机器不会有能力完成那些以共鸣、同情心、直觉、人际交往和沟通为核心的任务。

但如今这些差异都逐渐不复存在。亚马逊的Alexa语音助手系统已经实现了人机沟通。借助众包(crowd-sourcing,即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将工作分配出去、发现创意或解决技术问题)以及一个人的数据历史,就可以估测出其购买习惯。人工智能可以用来读取X光和进行医疗诊断。可见所有的工作——甚至是医生、律师和教授——都在发生转变。

但转变与威胁是不一样的。机器无疑在查找过往法院判例时比律所工作人员更为高效。但在建议那些考虑离婚的人究竟是该谈判、调解还是上法庭的问题上,一个与自身委托人性格相合的律师,仍然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同样在选择陪审团成员的时候,律师在民事诉讼或刑事案件中对主要涉事人员性格的了解,可以与大数据和分析相结合。可见改变的是工作的内容,而不是工作本身的存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