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政府“服务类采购”规模约万亿元,绩效评价存难点

2017-12-19 09:05:5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政府“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被提至新高度。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而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的约1万亿元规模的政府采购服务绩效评价,如何破解当前难题引起热议。

近日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的政府采购与绩效管理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会上,官员和学者围绕目前政府采购服务绩效评价的突出难点问题,给出对策。财政部副部长刘伟近日在全国政府采购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始终注重提高绩效,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采购制度设计之中、采购预算编制之中,以及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更好体现结果导向。

绩效目标、指标设置难

为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国家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购买服务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政府履职所需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并由政府根据合同约定向其支付费用。

近年来,政府购买服务规模快速攀升。财政部数据显示,在2016年全国政府采购的约3.1万亿元规模中,服务类采购规模约为1万亿元,若扣除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的棚户区改造和轨道交通等工程建设项目相关支出,服务类采购同口径规模为4860.8亿元,同比增长45.4%。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院长刘小川教授在上述会议表示,发达国家财政改革几乎都围绕支出,而我国此前更侧重于收入,这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甚至浪费严重,不过近些年我国逐步重视财政支出管理,其中绩效评价又是关键。

在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上,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绩效评价体系成为一大难题。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有别于一般的项目支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个性比较突出,如何确定合理的绩效目标,设计相对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既体现购买服务项目绩效个性,又能满足一般项目的绩效可比性,难度比较大。”上海财政局总经济师张荣庆说。

上海财政局绩效评价处处长张林在会上表示,目前财政部总结绩效目标设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指标量化程度不够、指标与项目匹配度不高、指标与资金量不匹配、指标与实际工作出入太大。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定性指标打分难度大,尤其效益指标,部分指标数据获取工作量大,评价结果应用不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