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国餐饮业规模将突破4万亿,极度分散难题求解

2017-12-15 09:12:49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在互联网等多重原因的冲击下,传统的餐饮行业面临极大的转型压力。迎合年轻人市场,重新调整品牌战略,并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运营效率,是餐饮企业试图跳出传统思路的出口。在运营效率上,部分企业开始看到了供应链标准化带来的机遇。

12月13日,中国饭店协会、国际天食集团有限公司(原小南国餐饮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国际天食”)和众美联集团(下称“众美联”)共同发布了标准餐饮供应链,推出中餐、面点、日料、甜品、咖啡西点五大系列标准餐饮供应链的行业解决方案。餐饮行业的供应链标准化,包括食材研发标准化,寻找源头供应商和食品工厂代加工(OEM)以及冷链物流等供应链服务的标准化。

众美联集团董事长朱晓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供应链标准化可以让餐饮企业在平均净利润率上增加5个百分点。全国前100名的餐饮集团平均净利润率也不过5%。

中国餐饮标准化程度不到30%

从整体数据来看,经历了寒冬的餐饮业正在逐渐复苏。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6年餐饮市场分析及2017年市场前景预测》显示,2016年,全国餐饮收入35799亿元,同比增长10.8%,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9213亿元,同比增长6%,两者增速分别较上年同期降低0.9个、1.0个百分点,预计2017年餐饮市场总体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

然而,如此大规模的产业却面临极度分散的难题。朱晓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究其根源是产业标准化的缺失以及供应链的落后,经营效率低下。和美国以及日本这些餐饮标准化程度高于70%的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标准化程度不到30%。

“现在谈中国的标准化还是伪命题,食材、加工、料理每个环节都有非标准的因素。”朱晓霞说,中餐标准化难度也特别高,这是制约中国餐饮业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的最大瓶颈。

朱晓霞说,餐饮供应链的标准化是很多业内人觉得不可能的事。但因为标准化受益的除了因效率而净利润提升5个百分点的餐饮企业,还有大量做OEM(代工)的食品工厂。

以国际天食为例,朱晓霞表示,为该公司提供代加工服务的工厂有90多家,会根据该企业的研发配方生产半成品或7~8成成品。其中一家为其代工生产红烧肉半成品的工厂,之前的订单规模不到1亿元,现在的规模达到了6亿~7亿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