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各大共享出行平台背后都有保险支持,千亿市场蛋糕谁来瓜分?(2)

2017-12-13 09:21:34      参与评论()人

保险产业链掘金共享出行领域

“到2020年,共享出行领域的保险市场将达到1000亿元。”一位参与共享出行领域保险产品设计的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2016年,中国车险市场保费收入约合6800亿元,就目前“车”的各种共享模式而言,占到目前车市场的10%-15%,三年之后,共享出行领域保险市场的规模破千亿可待。

除了人身意外险和平台责任险,更多保险上下游产业链正在参与到共享出行领域。

对于传统险企来说,专门为共享出行平台设计一款产品、乃至后期的维护都是一件看起来“再小不过”的事情,一些保险开发设计平台则盯上了这块蛋糕。曾联手平安产险为哈罗单车设计共享出行保险的海绵保创始人兼CEO许贵生向澎湃新闻表示,一般保险产品具有的是“低频、大额、被动、非刚需”的特点,而共享出行这个场景,恰巧将保险变为了“高频、小额、主动、刚需”的产品。

据澎湃新闻了解,目前共享单车人身意外险领域的赔付率大约在10%左右。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有承保利润可赚,对于产品设计开发的中间公司来说,有技术服务费可以向保险公司收取。

许贵生表示,共享单车初期市场的需求并不来源于场景,但一定是保险产业链上的公司依据场景痛点挖掘并设计出这样的风险保障需求。出行行业的保险相对来说较为复杂,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范围广、出行行为频次高、保障时间段精准、活动轨迹数据高等特征,这些都对共享出行保险产品多样化和技术稳定性以及即时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海绵保为例,平台通过开放平台与共享出行平台连接,以“订单绑定”的形式,做到实时、无感知投保, “每一次消费行为的背后都有一张碎片化的保单”。

信息时代数据为王。在共享出行平台忙着处理押金、合并等事宜时,保险上下产业链已然盯上了这块数据。许贵生透露,过去产品设计平台一直躲在共享出行平台背后,未来保险产业链将更多在前端直接面向线下的用户。例如推出互联网社交化的微信小程序,通过流量入口的功能应用来引流。

上述参与共享出行保险产品设计的人士认为,共享出行保险不只是简单的车险、责任险、意外险等打包方案,更多的是需要通过精准的数据挖掘,动态调整保险方案,做到“千人千面”。与此同时,需要运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整合保单数据,通过机器记录学习整理数据、整合保单,降低共享出行平台、保险产业链上下游的运维成本。“借助科技力量、基于场景痛点,以保险连接共享出行场景多方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