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艺术家毛继鸿的文化产业版图:从设计服装到设计生活 | 人(3)

2017-12-12 09:11:4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之后,很多服装企业开始在模仿过程中成长。最早有一些品牌模仿欧洲大牌,把它们的生活方式、品位平移过来。消费者受到西方品牌文化的影响,喜欢买一些带着大LOGO的奢侈品,或者是仿货。这个阶段属于消费心理的“表面化阶段”。

直到2005年,为了兑现加入WTO的承诺,我国多个行业的进口关税开始降低,其中就包括了纺织服装业。行业的经营压力增大之下,倒逼了转型的步伐加速。毛继鸿看到,之后国内的服装产业开始有了充分竞争市场的概念,国内和海外的接触、信息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方所店内的大量书籍

这种交流的频繁也让一些人体验到了更好的生活质量,心态变得更加平和。到了2012年前后,大家开始认识到,选择什么样的物件,其实是跟我的个体形成一个整体的态度、表达。这就进入了消费心理的“内心化、多样性、独特性”阶段。

但是,他也对目前在娱乐文化领域火热的网红现象存在担心,认为可能会导致审美的庸俗化和表面化。

的确,在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心理状态更加复杂了。

毛继鸿认为,设计师需要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差异。比如奢侈品,对于刚刚富足起来的中国人来说,奢侈代表的可能是浪费。我们的东西应该是比较低调、含蓄的,但很多人之前接触的奢侈品是比较光鲜华丽的。我们一定要从光鲜时代慢慢走向冷静、个性化,从原来表面的奢侈走到去真实了解品牌的理念、工艺、价值观。

对于设计师来说,“就像演戏一样,对人物的心理、生活你了解不透、认识不透就可能演不出来。在服装行业里面,如果对行业文化、对产业本身的研究不够的话,也无法最好地呈现出来。”

毛继鸿认为,中国发展速度是快过所有的国家,机会也大过别人。但是我们需要用创造力将这种机会更大程度地展现出来。

现在,在服装产业、文化空间之外,毛继鸿还在不断地扩大他的文化事业版图。

他成立的艺术基金会正在和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中心做一系列非现代性的研究,把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聚在一起去思考一些当代性的问题。

此外,在成都还有两个跟文化相关的项目正在筹备当中。其中一个是关于生态、环保智慧城市的打造;另一个项目是大熊猫IP的开发,囊括了多个文旅项目,以及利用一些最新的技术去打造这个国宝级的IP。毛继鸿向记者透露,这个项目的预计投入将达到180亿元人民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