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贺雪峰:进城务工是手段还是目标

2017-12-12 09:10:2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2002年,老崔从重庆来到浙江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务工。至今,老崔在开发区务工已有15个年头。他2008年被当地聘为和谐促进员,他的妻子和儿子现在也在开发区务工。2013年,为儿子娶媳妇,他花50万元在开发区买了一套102平方米的商品房。老崔的二弟一家也在开发区务工,不过,他二弟是在老家买的商品房。

老崔认为他二弟不会算计,因为在老家买商品房只能锁在那里,自己全家还要在浙江务工,务工就得租房子,租房子要花钱而且面积小不方便。自己买房子住,夏天有空调,天天可以洗热水澡,日子过得舒服。即使将来老了要回去,也可以将房子卖掉。何况现在务工是缴了社会养老保险的,退休后就会有退休金,将来也未必会回到农村。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珍惜好生活的每一天,在务工的地方买了房子,就有了家的感觉,就可以过日子,就有了生活本身。务工就不再只是手段,而变成了自己的生活,在务工的地方就有了落地生根的心态与准备。

而在家乡买房子的二弟,虽然全家都在开发区务工,且可能还要务工很多年,但他们务工的目的仅是赚钱,是要为将来回家落叶归根做准备。这样一来,就有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进城务工的心态与行为模式。

过去的外出务工模式

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往往是年轻人进城务工,年老父母留守农村务农,丈夫外出务工,妻子留守务农。分田到户以后,农村人均承包地不多,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村出现了越来越普遍且严重的劳动力剩余,一个农民家庭可能会有三四个适龄劳动力,而农业生产只需一两个劳动力,且只是季节性需要劳动力。恰好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城市化加速需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在城市获取收入,留守老年父母和妇女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家庭并没有减少农业收入。

家庭中有人进城务工,务工收入就净增长了家庭收入,而在农村的家庭支出相对比较少。越来越多人外出务工,提高了村庄中村民的收入,从而提高了村庄消费水平与人际交往成本,比如人情彩礼水平的提高,促使更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以挣更多钱回到农村生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