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PPP“新常态”下,完善银企合作机制

2017-12-01 09:03:2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告别了之前3年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入了规范发展的常态,真正要回归PPP的本质。”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采购与PPP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吕汉阳11月30日在由中国民生银行与财新传媒举办的2017“一带一路”投融资高峰论坛上表示。

近日财政部发文集中清理PPP项目库,清退不合规项目。国资委随后也发文要求央企对PPP业务实行总量管控,防控风险。在此之前,PPP投资额已经突破17万亿元。

针对未来金融机构对于PPP项目的支持方面,他建议,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先导作用和商业金融的主体作用,完善银企合作机制。

PPP进入“新常态”

近期一系列文件的密集发布标志着PPP业务进入强监管的周期。

日前,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下称“92号文”),要求集中清理入库的项目,严格PPP项目入库的标准。国资委也发布了关于对中央企业PPP风险管控的通知。关于以上文件的发布,业界市场也有很多不同的解读,不少人感觉风声鹤唳,甚至产生了悲观情绪。

对此,吕汉阳认为,“从之前鼓励‘大干快上’,到现在的紧缩调控,其实这跟整个宏观经济调控的主基调有关,2017年主要是防风险。目前PPP也进入了‘新常态’。”

在他看来,PPP本质上是公共产品的供给侧改革,是公共品领域的补短板。人民美好生活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趋强烈,PPP的本意恰恰是补短板的重要途径。“由于我们的规范发展,未来真正的有效的PPP项目,反而能够回归它的本质。”他称。

吕汉阳表示,从近三年的发展来看,PPP的发展其实是与宏观经济整个的走势、政策密切相关。PPP近三年承担了稳增长的重任,是重要政策工具,从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以来,2017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是防风险,稳增长排在了第二。金融领域是降杠杆,包括PPP领域也是规范发展。

吕汉阳认为,此举对真正的PPP项目是利好,之前是一些不规范的各种项目充斥其间,为了要到PPP项目的优惠各种政策,纷纷包装成PPP项目。而严格标准出来以后,未来能上的反而是有效率的PPP项目,对长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有好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