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技术派里的“投资捕手” 高通沈劲解读AI投资逻辑(3)

2017-11-27 14:16:02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具体而言,手机上的智能个人处理、物品识别方面已经在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运算得更快,推广后物体识别速度也会加快,识别的物体也会更加广泛。“人工智能基于手机平台的应用会发展得很快。其次,通过手机去影响带动周边设备。第三,人工智能在洗衣机、空调、空气净化器、吸尘器等设备上也能得到很好的应用,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目前让大家感到振奋的主要还是云端计算能力和神经网络,而未来的应用会逐渐落实到各种终端智能硬件中。”沈劲说。

人工智能在垂直领域的发展也是高通所看好的。

目前,高通投资了一家以色列公司,创业的项目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全球十几个农场。“首先采集农业大数据,目前已经采集到了5000多个农场的数据。有了如此大的数据量因此又吸引了很多买手,包括生鲜电商、超市的买手,还覆盖很多农业产业链周边,比如说化肥、农药的买手。很多农业的投入品资源也聚集在这家公司的平台上。现在这个平台上已经有超过100亿的交易量。有了这样一个数据平台,这家公司就可以迅速推进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沈劲说,农业、安防这样的垂直市场存在大量的机会。

中美经验不能盲目互相复制

在谈到中美人工智能上的发展时,沈劲认为两国之间某些应用有很大的不同。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企业很少会参照美国企业发展,人工智能在中国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比如以下两个应用场景在美国发展比较缓慢:第一是安防领域。安防是商汤、Face++ 等中国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在美国安装摄像头是比较麻烦的。第二是互联网金融。中国线下金融机构的发展较为薄弱,而互联网金融刚一出现,就需要用户“刷脸”——也就是完成身份认证,确保人们使用的是自己的身份证。

如果论收入,中国这两个应用场景已经超过了美国,而第三个应用场景是手机。沈劲说,大家现在可以看到OPPO和商汤的合作,中国能为这些创业公司在手机方面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环境。IoT方面的应用也是如此——特别是深圳有很多智能硬件公司,它们产品的功能主要是连接,不管是WiFi还是3G、4G的连接,都加入了人工智能技术。

同时,沈劲也谈到了几年前的一次投资经历,他表示如果单一地把在美国应用成功的产品复制到中国,其风险是很大的。“七八年前,美国有一家公司叫Foursquare,主要做的是Check in——也就是每到一家餐厅,人们可以签到。当时美国方面觉得Fousquare将会成为继谷歌和Twitter之后的又一家大公司。我们想把这种模式复制到中国市场,所以我们也在中国竭力寻找有没有做类似产品的公司,最终我们找到了一家进行了投资。但这种模式后来并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这个例子就说明单纯把产品模式复制到中国市场的风险还是很大的。当然,这也跟团队有关。有的团队在中国进行了尝试,觉得行不通,马上调整转型;但有的就不愿意转型,公司自然就做不下去了。”沈劲说。人工智能也是如此,更多的发展机会需要和本地行业进行结合。

关键词:高通AI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