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美国也比不了中国市场,全球“智”力赴宴中国创新“黄金十年”(3)

2017-11-27 09:10:54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张永伟调研发现,近年来,德国一些家族企业新一代接班人不同于早期创始人相对保守和固化的经营理念,更倾向于全球化发展。目前已有一些德国中小企业获得了来自中国的投资,并很快实现了与中国产业对接,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和示范作用。

“现在,引入中国资本、拓展中国市场、对接中国产业,已成为很多德国中小企业的新战略目标。”张永伟说。

对接的关键与难点

目前,国际创新资源正在中国悄然地遍地开花。

2016年6月,在中德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下,南京市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在南京江北新区设立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推进中德两国“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战略合作。

2016年,浙江省新增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下称“国合基地”)数居全国第二位,国家级基地总数居全国第四位,国家级国合基地考核优秀数居全国首位。浙江也成为国际企业和研发机构寻求合作研发、技术转移、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的首选地区之一。

科技部数据显示,截至“十二五”末期,已建立了包括国际创新园、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内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49家。

大学技术成果与企业对接,最大的挑战是要从一个早期的研究成果到一个有高成熟度并可以进入市场的产品。徐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中间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这里面涉及谁来投资、谁去做、做成什么样子,甚至包括中试、大试,到成品化等诸多问题和难点。

“促成成果落地的关键因素是双方都要有风险承担意识。工业界不能只等成熟的东西出来,所以他们自然会向大学寻求合作,去大学做投入和研发,这对他们来讲也是一种风险。同时,大学在政府的支持下,也可以再往下游多做一些,尽量跨越国际上所谓的‘死亡谷’,真正走到对岸。所以,双方都要尽量接好这个桥。”徐建对记者表示。

肖水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带过很多美国的创新团队到中国来,但在到中国落地这件事上,美方团队经常很难下定决心。“这里面有语言和生活习惯方面的不适应,以及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不了解而存在的担心。同时,这些团队都是初创企业,他们现在拿到的资金也不是很多,没有很多钱来雇人。此外,合作的中方在投资方面有时即便答应了也落实不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