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卫计委:白血病患儿的“救命药”巯嘌呤已恢复供应(2)

2017-11-22 15:00:57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由于药品生产供应涉及到多部门管理,今年9月初,国家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启动,由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资委、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会商联动机制9个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工作规则》等相关材料文件,逐步搭建起国家短缺药品供应保障的机制性总体框架体系,标志着国家层面短缺药品应对管理机制性制度全面启动实施。近日,多部门又下发了关于做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医药企业2017-2018年采暖季错峰生产的通知,以保障原料药供应稳定,同时推进小品种(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

张锋介绍,“目前,我们开展了一个创新的制度设计,短缺药品市场撮合试点。市场撮合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稳定供货,二是停产备案制度。就是企业在做出停产决定15天以内和真正停产30天之前要向国家报告。而且每个月要将库存和下个月的排产计划要跟我们进行通报。有了这些措施,我们就能够有效化解供应风险,及时应对和处置。”

张锋介绍,目前已经试点了临床必需、市场供应短缺药品鱼精蛋白和青霉胺,企业承诺今年7月至明年12月底稳定供货。政府主要是搭平台、重对接、保供应、促发展,政府担当兜底的责任。经过供需双方商议,政府中间也努力促成,12个省份与相关的企业达成了一致,在7月份签了备忘录,到明年稳定供货,而且价格也比较合理,得到了现场急需用药的临床专家的肯定。

“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就是要让药品回归治病救人这个初心上。药品的临床价值加上医生的劳动价值,才能等于患者最大的健康价值,我们正在推进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今后希望以此来确定药物的价值,再通过市场供求变化来确定医疗机构合理采购的价格,这才是合理的机制。”张锋表示。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为您推荐: